永州发布
新闻网微博
今日永州
新闻网手机版
将课间“玩的权利”还给孩子们
0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江德斌]    [编辑:王本峰 二审:周艳 三审:唐小莽]    时间:2021-06-17 09:10:28

  曾经,童年的课间时光是这样的场景:同学们三三两两围成一团,有的踢毽子,有的跳绳,有的扔沙包,有的弹玻璃珠,直到上课铃响才气喘吁吁、依依不舍地回到教室……然而,中小学课间十分钟逐渐变得“静悄悄”,孩子们只有喝水、上厕所才被允许离开教室。如今,针对一些学校出于安全和便于管理的需要,限制学生课间活动和同学之间正常交往的情况,《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明确提出不得对学生课间出教室等设置不必要约束。(6月15日《新京报》)

  中小学生处于少儿阶段,正是活泼好动、爱玩戏耍的成长期,以往的课间10分钟,学生们都会尽情玩耍。可如今,很多学校限制课间活动,不准学生去操场、走廊玩耍,导致课间10分钟变得异常安静,学生缺乏充足的活动时间,也失去了课间“玩的权利”,对身心健康成长、学习都有负面影响。因此,《规定》拨乱反正,将课间时间的支配权还给孩子们,乃是非常有必要的做法。

  调查数据显示,超7成家长表示,自己孩子所在的学校关于课间活动有相关规定,如不准在走廊内奔跑和不准在教室内大声说话或谈笑等。不少家长表示,孩子课间主要是外出喝水、上厕所,或者在教室内看书、写作业。这样的情况非常普遍,学校的理由都是为了安全和管理,表面上是为了孩子好,却剥夺了孩子自由活动的权利,用野蛮手段抑制天性,影响孩子们的身心健康成长,弊远远大于利。

  不妨换位思考下,成年人每天朝九晚五都累得不行,需要适度休息,更何况学生。课间活动是一个科学合理的安排,必不可少,属于两堂课之间的过渡时间,本来就是为了让学生放松,活动筋骨,调整身心,做好下一堂课的准备。学习不仅是脑力活动,也是一个消耗很大的“体力活”,久坐不动的话,就容易疲劳,需要有张有弛,劳逸结合,课间活动起到调节作用,让学生在玩耍运动中释放压力,恢复活力。

  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的体质普遍下降,近视率不断攀升,令人担忧。究其原因,最主要就是学生的运动时间不足,缺乏在户外自由玩耍、游戏的体力活动,眼睛长时间局限在课堂内,也未能充分休息,缺少在自然光下的活动。为了增强学生们的体魄,控制近视率,不仅要开足体育课,还要保障正常的课间活动,让中小学生利用课间10分钟锻炼身体、愉悦心情。

  课间不再“静悄悄”,让学生去室外自由活动,教育部应采取强力措施推进,将纸面规定落到实处。各地学校也要转变思维,尊重学生的健康成长规律,科学调整课时安排,可以适当延长课间活动时间,强化安全管理,尽量安排足够的活动场地,探索在室内、走廊也可以开展的课间活动,让课间充满活力,学生们在张弛有度的环境下学习,身心健康均能获得有益成长。


相关新闻关键词:课间,还给,权利,孩子

“临期食品打折”,监管标准不能“打折”

6月11日下午,在重庆蟠龙商圈一家超市冷柜前,几名年轻人将标有“买一赠二”字样的酸奶一扫而空。他们对一旁的导购员说:“花一份钱,买两份甚至三份食品,有这样的‘捡漏’机会,肯定要把握住。...【详情】

时评    |    2021-06-17

与历史契合,为时代而歌

这些天,一份俄罗斯国家社会政治历史档案馆关于革命烈士陈乔年的个人履历火了起来。网友们热烈地谈论着他的个人专长、父母职业,甚至一条说他字写得好的评论都有5000多点赞,人们从这份发黄的履...【详情】

时评    |    2021-06-17

把课间十分钟还给活蹦乱跳的孩子们

课间十分钟,同学们三三两两围成一团,有的踢毽子,有的跳绳,有的扔沙包,有的弹玻璃珠,直到上课铃响才气喘吁吁、依依不舍地回到教室……然而,中小学课间十分钟逐渐变得“静悄悄”,孩子们只...【详情】

时评    |    2021-06-16

如何更好地保护“大象们”

近日,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十几头亚洲象走出家园,来到了玉溪市附近,持续引起社会关注。除了关心象群将走向何方、何时及如何返回栖息地,很多人还十分关注人类和野生动物在资源占用、...【详情】

时评    |    2021-06-16

体验式治理需常态长效

刚刚过去的端午节小长假,境内出游8913.6万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94.1%,已恢复至疫情前同期的98.7%。【详情】

时评    |    2021-06-16

课间十分钟,不该静悄悄

哪些原因导致了“安静的课间十分钟”现象?就该话题所做的网络调查中,57.8%的受访家长归因于学校担心学生自由活动有安全隐患,40.37%的受访家长认为时间太短,学生来不及去操场活动,【详情】

时评    |    2021-06-16

最新更新

零距离网络问政厅

视频新闻

永网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