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把握发展的“永动力”
——科力尔电机以技术创新抢滩全球高端市场的故事
永州日报记者 刘思宁 通讯员 李伟
图为科力尔电机公司自动化生产线。本报记者 郭磊 摄
科力尔电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有着近三十年历史的永州本土企业,也是永州第一家上市的民营企业。创始人聂葆生凭借坚忍不拔的毅力,带领公司艰苦创业,一步一步发展起来。现任董事长聂鹏举留学归来后接过“创业棒”,将科力尔品牌推向国际舞台。他在公司内部一直倡导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发展是第一要务、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对科技创新和高端人才更加重视,积极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突破“卡脖子”技术
打破国外的垄断
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的推出给工业自动化行业带来了快速发展机遇,但机器人和工业自动化行业的核心部件——伺服电机、驱动器、编码器、控制器、减速机等被日系和欧美企业垄断,占据了中国80%左右的市场,是中国机器人和自动化行业亟待突破的技术难点。科力尔集团顺应行业发展趋势,从2015年开始研发伺服电机,2018年伺服电机开始逐步推向市场,但由于受制于驱动器、编码器等部件,单独的伺服电机很难打开市场,也很难单独体现伺服电机的性能优劣。
2019年聂鹏举担任科力尔董事长后,提出了科力尔的长远发展规划,就是致力于打造电机与驱控系统的世界级的中国民族品牌,推动人类工业文明和进步,为全球用户提供持续的智能动力。公司大力推进集团化发展战略和人才发展战略,组建高端研发团队,2020年成功研发出集伺服电机、驱动器、编码器于一体的新一代高性能V6伺服系统,突破了国外的技术壁垒,掌握了驱控技术的核心算法,产品性能达到日系同类产品的水平,打破了国外在高端数控机床、机器人和自动化设备领域核心部件的垄断,实现了进口替代。
华为作为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技术设备解决方案供应商,近几年被美国制裁,深受芯片等“卡脖子”技术的“切肤之痛”,正大力推动国产替代,科力尔的V6伺服系统推出市场后,华为就给予了极大关注,主动与公司联系送样进行测试,并与科力尔研发团队一起就测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探讨研究,在经过多次调试和检测后,完全达到了华为从日本采购的伺服系统的性能,科力尔于今年6月9日正式成为了华为的供应商,实现了进口替代。科力尔与华为的合作,是华为对科力尔伺服系统产品、团队和服务的认可,为科力尔伺服系统在机器人和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全面推广树立了标杆。
2021年6月以来,科力尔的V6伺服系统以性能优越、运行平稳得到了市场的高度认可,喜报频频:6月9日成为华为的正式供应商后,6月25日在苹果手机生产和检测设备市场取得重大突破,7月14日步进电机获得了安防第一品牌海康威视的批量订单……而科力尔股票价格近期也是闻风而动、持续大涨,从6月8日至今一个多月时间,共出现了9个涨停板,股价上涨了近一倍。
引进高端人才
组建高素质研发团队
现在说起聂鹏举很多人都已非常熟悉。2010年9月,他与父亲一起创办湖南科力尔电机股份有限公司,现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曾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湖南省劳动模范,还是永州市企业家协会会长,可以说是永州企业家的杰出代表人物。
聂鹏举认为,人是企业一切活动的主体,人才是企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企业的竞争优势最终是体现在人才优势上。这两年他集中精力,大部分时间都用于接触和洽谈各类人才,与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华大学、西安微电机研究所、台湾工研院等科研院所进行产学研合作,从日资等同行业优势企业高新挖聘高端研发人才。自2019年2月底成立科力尔集团深圳运营中心开始,8个月时间引入了60多名高端研发人员,组建了伺服电机、伺服驱动器、编码器、直流无刷电机、精密泵五大研发团队,每年新增研发人员工资近1000万元,大大提升了公司的科研实力和创新能力,目前公司共有专职研发人员300余人,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湖南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
在谈及引进高端人才的诀窍时,聂鹏举毫不保留,他说科力尔能够引入这么多高端人才关键是两点:一是高端人才都是有能力有性格的,首先是他们要认可我这个老板和公司,每一个高端研发人才我都面谈过,从个人家庭、性格兴趣、公司历史、现状与发展规划等各方面都会深入沟通,让他们充分了解公司的发展和我个人为人处世的风格,我和科力尔都是怀着世界级的梦想,希望将科力尔打造为世界级的中华民族品牌,而绝大部分在外资企业工作的研发人才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压制,获得感和成就感明显不足,以民族情怀和发展前景可以感化大部分人才;二是公司要有好的发展平台,既要有能够发挥个人能力创造成绩的平台,更要有强有力的激励机制,科力尔集团在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的基础上,实行“事业部+合伙人”的激励模式,再匹配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计划等多种激励机制,核心人才与公司从短期、中期和长期都成为了命运共同体,息息相关。
创新引领
抢占全球高端市场
在科技创新方面,科力尔电机提出了要么不做,要么就做行业细分领域第一,瞄准全球一流客户,以全球同行业的最高标准作为研发的目标。针对公司研发、试验和检测设备相对落后和陈旧,公司陆续投资了近2000万元对技术中心进行了改造,购置了行业领先的研发、试验和检测设备,包括美国的测功机、意大利的风洞试验仪、德国的三维坐标测量仪等国内同行业领先的硬件设施,建设了国内顶尖的研发检测中心,聚集了一大批优秀的研发人才。
科力尔集团罩极电机的产销量排名国内第一、全球第二,罩极电机事业部分管技术品质的副总经理曾利刚是2002年大学毕业就加盟科力尔公司,他说:“科力尔的技术创新战略调整是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的,当时公司正大力拓展欧美市场,那时候公司产品的性能与欧美客户的要求相差较远,有一些技术要求以前都没有听说过,导致样品连续送了几次都不合格。”
那时聂鹏举提出公司的发展一定要瞄准国际先进水平加强技术创新,产品性能和品质达到全球高标准,价格比国外同行有明显的优势,这才是科力尔的核心竞争力。“在解决具体技术难题时,研发人员对每一个问题都要准备几套方案,通过不断地试验验证来修改完善技术方案,最终经过大家的持续努力,公司产品的性能逐步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在电机的低噪音、长寿命、运行稳定性等方面拥有核心技术,在全球市场拥有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曾利刚说,国际先进水平已经成为科力尔研发和创新的目标,科力尔的贯流风机、串激电机、直流无刷电机等产品一直在往这个方向一步一步持续努力创新。
目前公司共有专职研发人员300余人,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湖南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与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华大学、西安微电机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21研究所、台湾工研院等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公司拥有各类专利60余项,软件著作权2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在电机的低噪音、长寿命、运行稳定性等方面拥有核心技术。
在营销策略创新方面,加大公司参加国内外专业展览会的宣传力度,在全球逐步树立科力尔品牌,并瞄准行业最顶尖的客户有针对性开拓,以点带面。公司以前的外销局限于中东等一些低端客户,竞争很激烈,每年出口额只有200万美元左右,从2006年开始每年都会参加几次国外的专业展览会,扩大公司在全球家电市场的品牌知名度,并通过展览会主动出击,与全球顶尖客户建立联系,并通过调查了解掌握了全球家电市场的客户情况和需求情况。
果断决策调整营销策略,瞄准了全球白色家电规模最大的伊莱克斯作为公司在高端市场的突破口,以质优价廉的产品以及优质的服务引起了伊莱克斯的兴趣。在伊莱克斯给公司一个新项目尝试合作时,集中全公司之力组织研发,将原来开发周期从六个月缩短到三个月,并一次性通过了伊莱克斯的测试,从而逐步建立了与伊莱克斯的合作关系。借助伊莱克斯公司在全球市场树立了自己的品牌,并通过这个突破口,公司逐步进入了伊莱克斯的全球供应商体系,以点带面,也逐步与全球家电排名前十位的通用电气、惠而浦、松下、阿瑟力克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产品畅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
以质取胜
推动企业持续稳健发展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把质量作为企业的生命,推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严控设计质量、原材料、半成品和产成品质量,以质优价廉的产品大力开拓国际国内市场,公司规模和产销量逐年增长。从民营化改制的2000年至2020年的二十年间,公司各类电机产量从300万台增长到6000万台,增长了20倍;销售收入从3000万元增长到10亿元,增长了33倍;出口创汇从20万美元增长到8000多万美元,增长了400倍;员工总数从200人增长到3000多人,年上缴税金6000多万元,为当地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谐稳定作出了突出贡献。
公司也相继荣获了“湖南省名牌”“湖南省国际知名品牌”“湖南省高新技术企业”等荣誉称号,列入湖南省“小巨人”计划和100个“重点新产品”。
不忘初心,回报社会。科力尔在不断发展的同时,积极参与精准扶贫和社会公益活动,认真履行社会责任,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实现公司与员工、社会、资源环境的和谐发展。
2020年2月,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通过湖北省慈善总会分别向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和武汉雷神山医院各捐款50.99万元,共计101.98万元。2020年8月,公司向祁阳县科力尔慈善基金会捐赠100万元,用于祁阳县科力尔慈善基金会奖励优秀师生、资助贫困学生及公益事业等。2020年公司共计投入扶贫资金158万元,对贫困户就业培训500人次,帮助105名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