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新闻网讯(记者 彭丽霞)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蓝山立足区位特点,发挥生态优势,挖掘人文底蕴,持续擦亮“湘江源头·神美蓝山”鎏金名片,探索文生旅融合的“蓝山路径”。
“作为湘粤对接“第一城”、湖南开放“桥头堡”,蓝山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坚持向南向海向外发展,”蓝山县相关负责人介绍,蓝山瞄准粤港澳大湾区“过亿人口、超10万亿经济总量、超4万亿消费总额”的巨大市场,把握大湾区游客消费层次较高、热衷休闲度假的特点,找准旅游发展的新“风口”,高标准编制《蓝山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十四五旅游发展专项规划》,明确了打造粤港澳“后花园”的发展定位,全力从大湾区觅商机、找红利。“2021年,蓝山旅游总人数70%以上为大湾区客人,实现从‘近海听潮’到‘破浪弄潮’的华丽转身。”
蓝山县坚持文生旅融合发展方向不动摇,着力解决文化、生态、旅游“各自为战”的问题,实现“文化+”“生态+”“旅游+”三链互动,重点推出了生态游湘江源、云冰山、大峡谷,红色游虎溪、土市新村,乡村游大洞悠乐园、毛俊民俗文化园,自驾游舜水田园综合体、花果庄园等旅游路线。同时,加快民宿民居、竹海木屋建设,开发皮具箱包特色工业和创意农业,推出金牌牛杂、黑糊酒、楠市面条等特色美食,让游客赏美景、住美屋、品美食、购美物,着力推动从“过境游”转向“过夜游”,切实让蓝山旅游“既有说头、又有看头、更有玩头、还有回头”。
在不增加政府隐性债务的前提下,蓝山充分借助市场内生动力,保持定力走市场化道路,撬动社会资本,实现良性发展。云冰山、湘江大峡谷、百叠岭、大洞悠乐园、千户瑶寨等一批火爆的旅游项目,均采用市场化模式运作,走出了发展旅游“项目政府投、景区政府建、亏损政府担”、“花钱买吆喝”的怪圈。
“在发展旅游上,政府只做‘店小二’,不当‘店老板’,对旅游重点项目开辟绿色通道,各项手续实行限时办结制,推出行政性收费全免、服务性收费减至三分之一,并进行奖补和贴息等政策‘大礼包’。”该负责人介绍,按照“五个一”要求,蓝山协助企业解决资金筹集、征地拆迁、矛盾调处、土地出让等难题,做到企业“点单”,服务“到家”。
此外,蓝山县依托云冰山“造化留白、南国雪海”的奇幻景观,蓝山引进香港新井集团投资近10亿,开发了“云海秘境”“冰挂奇景”“湖畔鸟鸣”“溪谷竹语”等旅游板块,无中生有打造了一个国家4A级景区。2021年元旦期间在湖南、广东等地的抖音热度均排名第一,成为湘南粤北地区最火爆的网红旅游打卡胜地,去年12月被评定为全市唯一的省级旅游度假区。
随着云冰山的声名鹊起,辐射带动湘江源、百叠岭、湘江大峡谷、大洞悠乐园等景区景点的知名度、美誉度持续攀升,形成从“一枝独秀”到“春色满园”的生动局面。目前,全县有国家4A级景区1家、3A级景区3家、省五星级乡村旅游区3家、省四星级乡村旅游区2家,形成了春来赏花、夏来避暑、秋来观雁、冬来听雪的“四季游”“全域游”发展格局。
下步,蓝山县将加快推动文生旅融合发展,完善吃、住、行、游、购、娱配套体系,不断提升蓝山文旅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努力让广大游客“来了就不想走,走了还想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