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新闻网讯(通讯员 程欢 何玲)今年以来,为进一步解决基层党委因缺乏专人管理、硬件条件不达标、管理机制不健全等导致党员档案存在不同程度的遗失或者缺损的问题,道县创新开展农村(社区)党员档案“县级统管”工作,坚持从科学建档、严格管档、精细用档“三向发力”,1.6万余份党员档案在道县村(社区)党员档案管理中心“安家落户”,推动党员档案管理全流程智能化动态管理。
在道县村(社区)党员档案管理中心,道县乐福堂镇组织干事尹晓新正拿着借阅单向工作人员借阅党员档案信息,工作人员通过电脑输入名字就可以一键查询该党员档案的基本情况,并定位档案所在库房及存放架位,不到几分钟的时间工作人员就从一排排档案柜中把档案找了出来。目前道县通过党员档案电子文档数据查询系统,实现了纸质档案和数字化电子档案的“双档协同”,档案“一键可查”。
“现在我们乡镇党员的档案已经统一移交到县档案管理中心了,有专人负责管理,解决了原来档案管理杂乱、资料归档不及时的难题,也减轻了我们乡镇档案资料管理的负担,同时,调档程序也很简单,大大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道县乐福堂镇组织干事 尹晓新说。
今年以来,道县针对农村党员档案内容不完善、保存不规范、归档不及时、查阅不方便等问题,依托道县档案馆现有资源,投资80余万元,高标准打造道县村(社区)党员档案管理中心。村(社区)党员档案管理中心占地总面积127㎡,分为服务大厅和村(社区)党员档案室2个部分。村(社区)党员档案室严格按照“四化五有六防”标准,配置了高标准密集架19组,空调2台、除湿机1台以及温湿度自控系统,同时还在天花板配置了灭火系统,确保防潮、防火、防盗、防高温、防蛀、防霉。
“这些密集架就是党员档案的“保险柜”,现在我们档案室已经存放了1.6万余份档案,按目前存放容量,最多可以存放4万余份档案,如果每年新增400本档案,可以保证未来60年档案的存放不成问题。”道县村(社区)党员档案管理中心工作人员 邓华说。
目前,道县通过采取乡镇初审移档、县级审档整档、电子扫描归档、统一入库存档“四步”工作法,2个月的时间将全县22个乡镇(街道)369个村(社区)的党员档案进行整理、编号、装盒,确保“一人一卷、一卷一档”,完成率达100%,实现了农村党员档案“数字化查阅、智能化管理”,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村党员档案缺人管理、管理混乱、整档不规范的问题。并且针对每年档案需要更新的情况,采取每半年对新入库、有奖励处分的党员档案等进行一次更新。
“下一步,我们将结合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县级备案管理工作,将党员档案管理与党员管理、干部选拔、人才利用统筹联动起来,与乡村振兴、基层治理、产业发展各项事业联系起来,加强党员档案综合利用水平,激活档案服务功能。”道县县委组织部党员管理室负责人 周志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