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新闻网讯(通讯员 尹俊和 何书梅)自7月以来,持续的晴热、高温、少雨天气,让气温处于持续“烧烤”模式,为缓解农作物适时灌溉,打通抗旱灌溉“最后一公里”。道县水利部门积极组织人力物力,进行抗旱渠管护建设,全力做好抗旱保丰收工作。
在道县梅花镇廊洞水库下的一条主干渠里,廊洞水库管理所的职工正和村民们一起清渠道、补漏洞、砍树枝、割杂草、掏桥涵。在短短几天内,他们共清理各干支渠20多公里,硬化支渠险段340米,清淘桥涵20余处,为水库灌区晚稻生长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营养液”。
“现在清理的渠道是廊洞村、正鹄村、西田村农田灌溉的主要渠道,全长18公里。由于渠道老化,水从水库流出来,还没到后面的村就全部流失完了,现在水库比较接近枯水位,水也比较珍贵,所以我们及时处理渠道梗阻和渗漏的问题,确保每一滴水都用在抗旱灌溉的“刀口”上。”道县廊洞水库管理所副所长蒋其余说。
廊洞水库控制集水面积36平方公里,灌溉面积2.47万亩,是一座以灌溉为主的中型水库,总库容1012万方,今年夏季连续高温干旱无雨,库容不足500万方。为减少水源流失,廊洞水库管理所组织专业队伍对库区灌溉水渠进行认真清查,把漏土堵沟、草多拦水、沙眼漏水等困绕农田远程送水的难题查找出来并进行修复,尽最大努力保证农作物灌溉作业。
“结合水库渠道本身的流量和灌溉效果,我们制定了新的灌区调度方案,安排所站的工作人员,每天早、晚实地巡查渠水运行的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同时,积极发动职工、灌区群众开展渠道清淤排障工作。”道县廊洞水库管理所副所长蒋其余表示。
针对持续发展的旱情,道县水利部门早计划、早准备、早行动,科学指导各地合理优化水资源配置,筑牢河堤、加固水库、疏浚沟渠,健全农业灌溉设施体系。截至目前,道县共畅通“中梗阻”40余公里,其中清淤渠道29公里,新建及节水改造连接渠道10.5公里,恢复小水源供水能力30处,完成新增蓄水能力19.4万方,改善和恢复灌溉面积1900余亩,水流通畅、灌溉能力得到了较大提升,为后续的抗旱保收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