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污分流改造是提升城市品质、解决城市内涝及雨污混流污染问题的重要民生工程。目前,冷水滩区河西雨污分流项目一期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加快施工,力争早日完成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内在”品质,增强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11月9日,在冷水滩区零陵南路与西区路路口,狭小的施工围挡内,6名工人正在使用水磨钻艰难开挖一个8.5米内径的工作井,坚硬的石灰岩在水磨钻的不断切割下,形成一块块石柱和石块,随后经吊车吊出井内。“我们现在最大的难题是城区施工,打不开工作面,然后出于安全考虑又不能使用爆破工艺,只能将石头一块块切出来,开挖一米就需要7天左右,13米深的工作井就要挖2至3个月。”施工方项目经理唐代青介绍,杨家桥片区工作井共23座,已完成顶管井14座,4座顶管井正在施工,完成雨污管950米。
开挖工作井是第一步,此后则是技术含量非常高的暗挖顶管施工了。在老火车站片区中山路口,从上看工作井底部,外径4.4米的水泥管依次排开,水泥管尾部则由液压机顶住。在一边的中控室内,顶管施工各工序在电脑上完整显示。工作面最前端是一台泥水平衡盾构机,电动机带动刀盘一点点向前推进,两根泥浆管一进一出将盾构机挖出的泥土、石头碎渣带出,盾构机挖空一点,液压机便顶进一点,一步步将巨大的雨水管向前推进。
“这一段是整个工程最长一段顶管施工,顶管距离198米,目前已顶入120米,还有一个多月就能贯通。”唐代青表示,河西雨污分流工程主要在永州核心老城区,施工沿线地质情况复杂,地下存在大量青石、岩层、溶洞,施工难度远远大于传统的土方作业施工。部分地段建筑密集,无法建设施工井,单段顶管距离大大超出最优施工距离,给工程建设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为此,工程部在地下掘进过程中充分考虑对周边房屋、管线的影响,适时采取监测、加固等措施保护周边建筑物和构筑物。同时加派施工人员和工程机械,做到工作面能开尽开,多点同时作业加快施工进度。“目前现场施工人员约260人,共有顶管施工机械13套,人休机不休24小时不间断施工;工作井开挖班组6个,在尽量不影响市民工作生活的情况下全力推进。”
记者了解到,冷水滩河西片区雨污分流一期工程总投资约3.06亿元,由市城发集团组织实施,修建文昌阁、杨家桥、老火车站三个片区主雨污水通道约8.3公里,代替原老城区主排水渠作用,对片区主通道进行雨污分流。其中文昌阁片主要建设珊瑚路、春江路、老湘桂铁路管道2884米,老火车站片主要建设紫金路、零陵中路、中山路管道约1874米,杨家桥片主要建设珍珠路、西区路、零陵中路、轻机路管道3538米。目前,一期工程已完成总进度约50%,预计在2024年4月全面完工。
该项目建成后,将对河西片区雨污水进行分流,提升污水的收集率与处理率,有效提高河西老城区的排水能力,实现“污水进厂、雨水进河、各行其道”的治理目标,持续巩固城区水环境治理成果。同时,将有效缓解车站新村、紫金路、珍珠南路、月岩路及老湘桂铁路沿线等内涝点的暴雨积水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