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新闻网讯(通讯员 何继凤 唐高翔)夏日的零陵,树木葱茏,碧水湛蓝,花草鲜艳。记者行走在城区,主次干道干净整洁,小区院落环境优美;驻足街头,车水马龙,车辆礼让行人;徘徊村(社区),邻里和睦互助友善,“红马甲”穿行各个角落成为流动风景线……一幅幅文明画卷,在潇水之畔徐徐展开。
近年来,零陵区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融入全局,做到上下一盘棋,干群一条心,坚持创建为民、创建利民、创建惠民、创建靠民,深入开展创建文明城市“五大提质”行动、“一治二通三清四化”行动,构建长效机制、细化有效举措、组织文明实践活动,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高位高标绘蓝图
零陵区始终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摆在全区工作的高位,在顶层设计、精准发力、创新长效上开足马力,推动创建工作常态化、长效化。
零陵区成立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领导小组,对创建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区四家班子领导深入城17个联点包干社区调查研究,帮助攻坚克难,对社区(小区)、学校、车站、农贸市场、医院等及周边环境进行督导,明确整改方向;发动交警、城管、市场、卫健等文明创建重点职能单位同向发力,主动认领责任,制定整改措施,集中力量开展创城整改工作,确保反馈问题整改落地见效……全区上下联动,形成了顶格协调、高位推动、齐抓共管的创建新格局,进一步坚定了“创则必成,创则必胜”的信心决心。
零陵区对标对表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制订出台《零陵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实施方案》《零陵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常态长效管理工作方案》等文件,健全党建带创建、督查监督、全域创建等常态化工作机制,层层分解指标、逐级压实责任、区乡村联动,推行区级领导联点包干、点长制、网格化管理等做法,切实打通了基层治理“末梢神经”。同时,坚持把创建工作列入全区目标绩效综合考评体系,推动创建工作一盘棋布局,一竿子到底,一体化推进,从城区向乡村拓展、从局部向全域覆盖。
志愿服务聚合力
在车站码头,志愿者为客人提携行李;在公园景区,志愿者弯腰捡拾烟头;在交通路口,志愿者疏通车辆、指挥行人文明过马路;在敬老院,志愿者为老人理发……零陵区各类文明实践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遵守文明、践行文明、倡导文明新风逐渐成为全区人民的精神追求,“文明”逐渐成为零陵一抹亮丽的底色。
近年来,零陵区以文明实践为载体,以志愿服务为抓手,唤醒群众的社会参与热情,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变成群众支持、群众参与的全民行动,营造了“文明创建我拥护我支持我参与”的浓厚氛围,形成了全社会共创共建的强大合力。
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零陵区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平台,每月常态性开展理论宣讲、环境卫生整治、敬老助残、交通劝导等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解决了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等问题,走好了服务群众“最后一米路”,让群众切实感受到身边的变化,成为文明城市创建的“第一受益者”。
截至目前,零陵区在湖南志愿服务平台系统注册志愿队伍570支,志愿者注册近9万人;全区共开展文明实践活动12932场次,志愿服务活动累计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超过8万件,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增添温暖力量。
用心为民连“心”桥
“小区路面硬化绿化了,还安装了健身器材,现住在这里舒心多了……”住在茆江桥社区百万庄小区的唐阿姨说起创城新变化,幸福之情溢于言表。
文明创建的过程,就是持续解决城市顽疾、补齐治理短板的过程。零陵区以实实在在的惠民之举,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关心关注的民生问题,不断提升群众的满意率,让创建成为一座连“心”桥。
原来密密麻麻的“飞线”“蜘蛛网”不见了,破损路面及时被硬化,空闲土地建起了小游园,分类垃圾桶整齐摆放……零陵区以补齐民生短板,提升城市品质为出发点,坚持把整治脏乱差作为突破口,大力开展市容市貌综合整治,动态抓好“五乱”治理,精细做好城区主次干道、商业大街、集贸市场等公共场所环境卫生,严查车辆乱停乱放、占道经营等行为,让城市环境“颜值”更高、城市形象“气质”更佳。到目前,该区累计对11条主(次)干道、8条商业大街和68个住宅小区开展“蜘蛛网”专项整治,清理占道流动摊点5500多处。
零陵区坚持以创城为契机,大力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扎实推进一批“为民办实事”项目,持续完善商圈、社区服务功能,加强市政道路、城市排水等城市设施管养维护。该区扎实推进城区17个农贸市场超市化升级改造、23条背街小巷环境风貌升级,新增城市公园6个、小游园23个,打通断头路4条,改造老旧小区52个,新建停车场11个,为151个无物业小区安装微型消防站,建设充电桩200组等,以“绣花”功夫抓好城市精细化管理,让城市治理更精细、基础设施更便利,人民群众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和满意度进一步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