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发布
新闻网微博
今日永州
新闻网手机版
祁阳:“小丘改大丘” 真正做到藏粮于“地”
0
[来源:永州新闻网]   [编辑:周红艳 一审:阳华荣 二审:于光林 三审:李志刚]    时间:2023-05-22 11:33

永州新闻网讯(通讯员 陈建民 伍彬彬)去年以来,祁阳市委、市政府积极推进小丘改大丘和土地平整工作,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促进耕地修复,推广农业生产现代化,把饭碗牢牢地端在了自己手里。

初夏过后,祁阳潘市镇赤一村“小丘改大丘”试点项目焕发勃勃生机,新插的秧苗长势正旺,种田大户唐德生在自家承包的100多亩稻田里一边忙着察看禾苗长势、一边给田间排水。现在项目区的稻田“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涝能排”,高产田园已经呈现。

祁阳市潘市镇赤一村种田大户:唐德生

高标准农田改革(整理)以后,好处多多,原来的高岸田,小丘田,鸡窝田,特别不好种,不利于机械化操作。现在改革(整理)以后,高标准农田建设全部都是机械化操作,放水,施工都特别方便,同时增加我们种田大户的信心,我们今年将在原来的基础上实现增收。

几个月前,这片田还是高低不平、大小不一,是丘陵地带典型的“巴掌田”、“鸡窝田”,生产条件差、有效耕作面积小、效益低。去年下半年,祁阳自然资源部门把主题教育与耕地恢复、高标准农田建设紧密结合,不仅提高恢复耕地耕作质量,潘市镇赤一村项目区的可用耕地也从450亩增加到500多亩。

祁阳市自然资源局局长:陈旭

利用高标准农田建设机耕道、渠道等配套设施完善的特点,将项目区周边的恢复耕地、开垦耕地同高标准农田建设整体推进,统一设计、统一施工、统一管护和耕种,确保新增耕地“一亩不假”。

祁阳市委、市政府积极组织自然资源部门牵头联合农业部门负责恢复耕地耕种技术指导,在潘市镇赤一片区、下七渡片区以及羊角塘镇的城山、黄泥塘镇的九州开展土地整理和修复保护,目前已有效恢复耕地1800多亩。

祁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孟昌

聚焦耕地保护这一国之大者,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统筹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补充耕地开发和恢复耕地任务落实,通过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施工、统一管护和统一耕种,同步实现耕地数量和质量的双提高,确保稻谷产量和品质的双提升,真正做到藏粮于地。


相关新闻关键词:

祁阳市文联“当代文学名家看祁阳”全国油茶生态...

9月16日至9月18日,祁阳市文联“当代文学名家看祁阳”全国油茶生态文学采风创作活动举行【详情】

祁阳    |    2023-09-20

祁阳市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9月19日上午,祁阳市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读书班举行开班仪式【详情】

祁阳    |    2023-09-20

最新更新

零距离网络问政厅

视频新闻

永网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