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A股市场出现结构分化行情,其中新能源板块引人注目,开启了一轮新的反弹。根据Wind数据,自6月8日至7月10日,新能源指数(000941)累计上涨5.42%,而新能源汽车指数(884076)更是涨幅高达11.22%,表现优于同期上证指数的0.81%。建信基金研究部负责人、建信新能源行业股票基金经理田元泉表示,长期来看,新能源产业链具备较高的投资价值,他们特别关注新能源车智能化及零部件环节等四大细分方向。
回顾本轮反弹行情,田元泉认为,二季度以来,新能源板块的盈利、估值和机构持仓已经降至历史低位,这为本轮行情提供了多个积极因素的支撑。以新能源汽车板块为例,该板块受益于总量端和产品端多个利好推动:一方面,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延期2年、减半2年,6月销量数据显示季节性恢复;另一方面,汽车智能化加速发展,国际龙头车企的智能驾驶能力迅速提升,国内车企也在加快智能驾驶规划,相关技术逐渐成熟,政策配套逐渐完善。
随着板块行情的转暖,业界广泛讨论“新能源产业链是反弹还是反转”的问题,田元泉认为应该结合新能源各个细分领域的去库存及景气度来判断。在新能源产业链的下游,电池厂、车企和储能等环节目前已经基本完成去库存,整车价格战也暂时告一段落,产业链价格体系回到相对稳定状态;而在产业链中上游,锂电在较长时间内可能仍处于供给宽松状态,碳酸锂价格仍有较大下降空间,新能源汽车的成本劣势得到显著改善,上游供给的释放有利于渗透率的快速提升。综合来看,新能源板块的风险已经大部分释放,但产业供给出清仍需时间。
建信基金表示,值得关注新能源产业链中增速高、供需好、边际向上的环节,特别看好四个方向:首先是新能源车的智能化及零部件环节。目前智能化正处于“从0到1”的阶段,供给创造需求,零部件企业的成长性可能快于行业整体;其次是海上风电。当前海上风电整体渗透率较低,未来深远海漂浮式风电和海外出口有望打开更大的市场空间;第三是光伏和储能。光伏组件大幅降价后,下游收益率明显提高,有望刺激光伏和储能需求的快速增长,光伏辅材、储能逆变器和电池等也有望受益于行业的高速增长;最后是锂电和光伏技术变化。其中,光伏技术路线变革有较大的存量替代空间,锂电材料化学体系和电池结构可能持续创新,从而带来相关行业的投资机会。
(本内容转载于网络,文中图片等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删除。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不作选择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