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内领军乳企,蒙牛集团始终坚持绿色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并制定了备受行业认可的ESG运营模式。2023年,集团以“GREEN”战略为核心,开展15项议题、28项行动,引领全产业链进行绿色转型。8月31日,蒙牛乳业(2319.HK)在香港召开2023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业绩收入逆势增长7.1%,达人民币511.2亿元,经营利润为32.7亿元,同比增29.9%,经营利润率持续提升至6.4%,扩张1.1个百分点,实现全面高质量增长。这份数据,不仅代表着蒙牛在乳制品市场取得的成功,更是绿色经济的一个成功案例,彰显出集团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韧性”。
践行零碳为基,提升源头“含绿量”
如今,ESG已成为衡量企业的重要指标之一。特别对于乳企而言,产业链横跨三大产业,覆盖牧草种植、奶牛养殖、原奶运输、生产加工、产品储运等诸多环节,在每个环节都会产生碳排放。作为中国乳业“国家队”,蒙牛立志成为行业气候领袖,在GREEN战略的引领下,带领全产业链奔向“净零碳”目标。
向着明确的ESG目标,蒙牛积极打造绿色产业链,从源头激发绿色动能。目前,蒙牛的规模化牧场已经100%开展粪肥还田、“牧光互补”绿电自用。蒙牛首创的沙漠有机牧场,实现了种养结合、粪污还田、有机循环,对于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巩固和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具有示范作用,入选了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的《企业碳中和路径图》。截至目前,蒙牛集团合作牧场已全部实现粪污资源化利用,旗下中国圣牧实现100%粪污无害化还田,为乳业发展循环经济树立了典范。
曾经的沙漠,已然成为绿洲上的“黄金奶源地”,形成了乔、灌、草立体生态系统,保障了生物多样性,构筑起国际生态保护示范区。据测算,蒙牛人一草一木种出的“沙漠绿洲”,未来30年预计可固碳110万吨。
智慧赋能生产,打造绿色工厂新范式
同样走在行业前列的,是蒙牛的绿色生产。
目前,蒙牛已建成27家国家级绿色工厂,云南曲靖工厂更是获评中国首家国际国内双认证零碳工厂,成为蒙牛高度响应低碳化、零碳排放政策的生动体现。蒙牛清远工厂等3家工厂获得德国莱茵TÜV废弃物零填埋管理体系认证,内蒙和林三厂成为国内乳制品行业首家通过AWS国际可持续水管理标准认证的企业。
这些工厂的日常生产,全面推广绿色能源及节能降耗,大力推进太阳能、风能、沼气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应用,逐步推进工厂废弃物零填埋认证,提高水资源循环利用的管理等,全面打造行业绿色标杆。
生产运营环节的减碳,从另一个角度上看就是效率的提升。在宁夏,蒙牛打造了全球乳业首家全数智化工厂,这座工厂实现了全产业链、全设备链、全系统链的数智化覆盖,通过智慧能源系统优化设备数量、减少异常损耗,能源消耗较传统工厂降低了43%。
传递环保理念,引领行业践行可持续发展
不仅在生产链方面,在产品端,蒙牛也致力于围绕低碳环保做好绿色课题。
产品正是连接企业与消费者的桥梁,能够更好地传递企业绿色发展观念,给予消费者更直观的绿色体验。目前,蒙牛产品的纸质包装,82%已通过可持续森林体系认证,100%产品外包纸箱用纸由回收再生纸制成。蒙牛旗下有7款低碳产品在市场上亮相,涵盖了常温奶、冰淇淋奶粉等多个品类。
蒙牛集团总裁卢敏放曾表示,“蒙牛的ESG战略是覆盖全产业链,携手合作伙伴共同推动减少碳排的策略与方法。”为带领产业链伙伴共同践行绿色发展,蒙牛在今年提出了“绿色领先”战略:到2030年将带动合作牧场减碳100万吨,碳排放强度行业第一;所有牧场100%绿色循环,改善100万亩土壤健康;把旗下所有工厂改建成绿色工厂,实现50%可再生清洁能源利用;全供应链森林零砍伐,在全球范围内保护、恢复和种植一万亿棵树。
在近期召开的世界奶业大会上,蒙牛还联合行业协会代表、乳产业链企业代表、国际组织代表共同发起“全球乳业净零排放”四大倡议:坚定支持乳业净零之路倡议(PDNZ),开展国际减排合作,强化气候信息披露和倡导低碳绿色消费。
向着这样的愿景,蒙牛不断推动可持续发展各项措施的落地,取得累累成果,得到业界内外的广泛认可:MSCI ESG评级升至A级,连续三年创下新高,在国资委“ESG先锋50指数”覆盖的央企上市公司中摘得桂冠,并蝉联恒生可持续发展企业指数成分股。
面向未来,蒙牛集团将继续肩负乳业“领头羊”的企业精神,坚持绿色战略与可持续发展,从生产到产品端进行全方位改良,并协同上下游产业共同开展绿色转型进程。在发展中,集团将持续关注国家重要战略,积极应对世界气候变化问题,用更好的产品守护人类营养,以更环保的经营模式护人类健康。
(本内容转载于网络,文中图片等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删除。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不作选择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