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发布
新闻网微博
今日永州
新闻网手机版
诊断加行动 开学前帮孩子“收收心”
0
[来源:中国教育报]   [编辑:阳华荣 二审:于光林 三审:唐小莽]    时间:2021-08-26 16:56

作者:刘巧利

“一玩手机精神焕发,一提作业萎靡抗拒。”据《法治日报》报道,暑假期间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成为令很多家长头疼的问题。暑假进入后半程,如何引导未成年人正确使用网络,让孩子们“收收心”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家长首先是认识上要接受,不能太焦虑。《2020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超过三分之一的小学生在学龄前就开始使用互联网,且呈逐年上升趋势。显然,未成年人使用互联网,绝不是一个要不要的问题,而是“如何”科学、合理的问题。人的身心发展,需要张弛有度。《学记》中说“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暑假原本是给孩子休养生息的。如果用学科学习将孩子们的时间填满,并不符合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因此,家长要保持理性,在暑假后半程来实事求是地面对这个问题。

家长要和孩子一起诊断网络、电子产品使用情况。孩子究竟花了多少时间在网上?是在哪个时间段花的?具体又是花在了哪些内容上?孩子自己的感受如何?孩子对自己行为的评价如何?这些诊断,家长一定要和孩子一起来做。特别是对中小学生,应以孩子为主体,家长为辅助。一起诊断的过程,是孩子形成对此事的认识和价值判断的过程,也是形成动机、自愿采取行动的重要前提。诊断过后,家长要和孩子一起分析、制订计划、采取行动。分析所花时间是否合理,为什么会沉迷,起因是什么。

学龄前儿童过度使用网络,往往是看动画片、短视频,主要原因是家长自己总拿着手机看,将手机、电视、平板当成“电子保姆”。这种情况改变起来很容易:只要家长改变自己的行为,放下手机,多陪陪孩子。家长应遵循一条原则:尊重孩子的天性,勿以成人世界的“效率”等观念,束缚孩子的手脚,尊重并鼓励孩子自己吃饭、画画、爬楼梯、穿衣服,进行各种探索。如果家长有工作要做而孩子又“黏人”时,也千万别请出“电子保姆”,要和孩子温和地解释清楚,取得孩子的同意。家长的陪伴,不仅是时空上的,更是心理、精神上的。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安全、尊重、交往、沟通、归属的需要得到满足,自我意识也将得到发展。

中小学生的家长,面对沉迷网络的孩子则需要更耐心、更细致。在和孩子一起诊断分析的过程中,引导孩子认识到网络信息的碎片化,认识到青春、时间的宝贵性。帮助孩子树立目标,和孩子一起列出行动计划,如制定家庭手机公约,规定手机使用时间,建立家庭手机责任保管制度等。在手机时间控制目标行动的过程中,要循序渐进,不断地增强孩子的效能感,让他们逐步清晰地体验到自己是物的主人而非仆人,体验到信息获取的能力、信息技术的素养提高,而不是无力感、空虚感和空心感。如果说学校生活强调学科学习,在家里则要让孩子的生活实践和所学知识相联系。花花草草的管理养护、洗衣做饭等,都有学问在其中。

帮助未成年人戒网络沉迷,根本之策还是让线下的现实生活有意义起来。孩子的生活应该是自主的、丰富的、有趣的、充满互动性的。孩子可以和书籍、亲友同伴、大自然交流对话;可以和家人一起看奥运、侃奥运,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体育项目,可以评说仿写奥运的解说词……体会到生活意义感的孩子,才不会沉溺于虚拟的网络世界。

(作者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



相关新闻关键词:加行,收心,诊断,开学,孩子

中央宣传部授予空军航空兵某团飞行二大队“时代...

在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团结奋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之际,中央宣传部向全社会宣传发布空军航空兵某团飞行二大队先进事迹...【详情】

国内新闻    |    2023-06-20

中国科学家付巧妹获得首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阿...

当地时间19日下午,在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付巧妹被授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阿勒福赞科学、技术、工程、数学领域杰出青年科学家国际奖(简称...【详情】

国内新闻    |    2023-06-20

稳就业、保民生、促发展 2023年以工代赈中央投资...

6月12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今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已联合财政部分批下达2023年以工代赈中央专项投资73亿元。【详情】

国内新闻    |    2023-06-13

最新更新

零距离网络问政厅

视频新闻

永网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