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发布
新闻网微博
今日永州
新闻网手机版
鉴往知来|剑门蜀道翠云廊 跨越千年 苍翠如昔
0
[来源:新华社]   [编辑:陈兰芝 二审:周艳 三审:蒋军林]    时间:2023-07-28 11:31

2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省广元市考察了翠云廊古蜀道,了解当地推进历史文化传承、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等情况。

千百年来,“难于上青天”的蜀道和“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剑门雄关为世人瞩目,李白等历代诗人为之咏叹。

这是翠云廊现场展示的古蜀道和金牛道示意图。

剑门蜀道古称金牛道。千百年来,在这条古道上曾发生了五丁开山、姜维守险等众多神话传说和历史典故,至今广为流传。

与剑门蜀道相伴而生、互为依存的翠云廊,则以另一种沉静、厚重的气质,浸润出千年历史的“绿色”印记。

“两行古柏种何人?三百长程十万树。翠云廊,苍烟护,苔花荫雨湿衣裳,回柯垂叶凉风度。”翠云廊因清代剑州知州乔钵的这首诗而得名。

日前,一名清洁人员在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翠云廊景区捡拾枯枝落叶。新华社记者 刘坤 摄

翠云廊中,古柏幽幽,蝉鸣阵阵。

蜀道翠云廊剑阁段以剑州古城为中心,呈人字形三线分布,北至昭化、南至阆中、西至梓潼,总里程151公里。

剑门蜀道翠云廊现存古树7803株,其中古柏7778株,古柏平均树龄1050年,最“年长”的“剑阁柏”和“帅大柏”树龄约2300年,被称为“蜀道奇观”和“森林活化石”。

古人于蜀道植柏,可追溯至秦朝,意在植树表道、以树计里。

自古以来,蜀道沿线均有植柏护柏的传统。

这是日前在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翠云廊拍摄的张飞植柏雕像。新华社记者 王曦 摄

《唐会要》记载,唐代宗大历八年(773年)七月敕令:“诸道官路,不得令有耕种及斫伐树木,其有官处,勾当填补。”

《宋会要辑稿》记载,宋徽宗政和六年(1116年)敕令:“诸系官山林,辄采伐者,杖八十。”

明代也发布了禁止官民剪伐树木的政令;清代还给每棵古柏悬挂木牌、编号。

这是日前在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翠云廊拍摄的古柏。新华社记者 王曦 摄

历代保护之下,翠云廊古柏生机盎然、茂盛苍翠。

新中国成立以来,剑阁县沿袭古制接力保护,继承和发扬“官员离任交接”历史惯例,将古柏数量及生长状况作为县乡党政主要负责人离任交接重要内容和自然资源审计范围之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当地已完成2次县长离任交接和20余次乡(镇)长离任交接。

“一树一档”“一树一人”“一树一策”,“植柏护柏”保护生态的理念深入人心。

这是日前在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翠云廊拍摄的树龄约2300年的剑阁柏。新华社记者 王曦 摄

幽幽翠云廊,跨越千年,苍翠如昔,一如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坚韧不拔。

记者:江毅、萧永航、童芳 来源:新华社

相关新闻关键词:翠云,剑门,鉴往知来,剑门蜀道,蜀道,苍翠,跨越,千年

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深厚持久的文化力...

9月14日,习近平主席向2023北京文化论坛致贺信,广大文化工作者备受鼓舞。【详情】

首页轮播位2    |    2023-09-15

联播+ | 阔步迈向网络强国

2014年2月,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我国从网络大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详情】

首页轮播位2    |    2023-09-14

在党的旗帜下汇聚强军兴军强大力量

夯实铁心向党的思想根基,激发团结奋进的精神力量。【详情】

首页轮播位2    |    2023-09-14

奋力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

总书记为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谋划了新蓝图,广大干部群众表示,一定要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努力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新路子,奋力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详情】

首页轮播位2    |    2023-09-12

最新更新

零距离网络问政厅

视频新闻

永网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