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菊香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从胜利走向胜利的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当前,我们要将调查研究工作贯穿主题教育全过程,努力当好“调研员”,在“深、实、细、准、效”上统筹发力,摸清实情、找准问题、提出实策,全力推进“六大战略支点”,努力实现在全省版图中增加永州分量目标,奋力书写现代化新永州建设新篇章。
要聚焦产业抓调研,在做大经济“体量”上增加永州“分量”。近年来,市委围绕“三区两城”的战略目标,大力推进经济建设,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进入“四五六”方阵,但全市经济总量仍处于“八九不离十”的境地,亟须依靠扎实的调研来察真情、谋良策、出实招,推动经济发展企稳向好、行稳致远。要坚持聚焦产业抓调研,切实找准并有效破解构建永州现代产业体系中的难点、堵点问题,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推动永州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扩大永州经济在全省经济中的占比系数。要着力做强做大做优先进制造业,持续提升蓝山皮具箱包、江华电机制造、祁阳特色纺织制鞋等特色制造业集聚度,促进产业“智能化”发展;注重培育打造新能源、锂资源、稀土新材料等三大新兴产业,促进产业“高端化”发展;全面提升企业绿色发展能力、产品供给绿色化、生产方式数字化等“六个转型”,促进产业“绿色化”发展。
要聚焦民生抓调研,在提升共享“质量”上增加永州“分量”。大兴调查研究必须抓住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个为政之道,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最大政绩,及时回应和有效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站稳高质量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坚持从永州实际出发,围绕“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等事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重要工作,打通为人民服务的关键点。要通过“四不两直”深入基层、说老百姓听得懂的话、问老百姓最关切的问题、畅通民意反映渠道等工作方式方法,真正把群众所想所急所盼挖掘出来,把群众创造的经验总结出来。近年来,永州市在深度调研基础上出台了购房契税补贴等13条措施,重点解决中心城区交房合同纠纷、开发商资金链断裂导致停工烂尾、安置房办证难等房地产领域老百姓“急难愁盼”的突出问题,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要聚焦文化抓调研,在积攒赶超“能量”上增加永州“分量”。习近平总书记6月2日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重点阐述了“第二个结合”的深度与广度,并强调了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我们要更好推进“第二个结合”,把永州丰厚的文化底蕴传承好,并创造性转化好、创新性发展好,把文化优势转化为增加永州分量的新引擎。要以深化调查研究传承好永州历史文化,加强历史文化景观、街区、建筑和古树名木的保护,加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延续永州厚重的历史文脉,提升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竞争力。要以深化调查研究发展好永州历史文化,利用县市区融媒体中心力量、借助微电影和微视频等自媒体力量创造性开展宣传,推动文生旅融合发展,提升文化生态旅游名城影响力。要以深化调查研究转化好永州历史文化,要深度对接大湾区建设人文湾区、休闲湾区、健康湾区的目标和要求,为大湾区旅客过周末或短期假日量身定制开发一日或者两日游的文旅路线,满足其对生态和文化的需求,强劲赋能文旅产业发展。
要聚焦环境抓调研,在扩展承载“容量”上增加永州“分量”。 构建永州高水平“一核两轴三圈”区域经济格局,其势已定,其时正逢。其中,90分钟“融入圈”建设的质量和效率是永州在湖南版图中增加“分量”关键“筹码”。因此,我们要通过深化调研,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重点听取企业对园区管理服务、惠企政策制度、行政审批、执法监管、要素保障及成本等方面提出的意见建议,积极为企业排忧解难,帮助企业释放产能、开拓市场、做大做强,推动全市软环境“扩容提质”。要通过深化调研,持续推进对接平台建设,深入实施“五大改革行动”,高强度推动“五好”园区创建提速增效,不断完善平台功能、提升平台能级,对接高标准高效率的市场体系,推动全市对外环境“拓容强质”。
(作者系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室主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