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日报记者 蒋云鹏
每一个热烈燃烧的忠魂,都蕴藏着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我们从未忘记,这万里锦绣,是他们曾浴血守护的山河。
他是永州为国献身的第一名党员,那年他21岁。义明道,1904年出生于永明县文德乡(今江永县上江圩乡)大路下村。少年怀志,习文练武,十三四岁即壮实过人,且熟读文章,尤其爱读《说岳》《三国演义》,崇尚精忠报国。
1921年,义明道于县立高小毕业后,考入衡阳道南中学。当时,国内军阀混战,民不聊生。义明道忧国忧民,立志消灭军阀,拯救人民。他在日记中写道:“国事日艰,大丈夫岂可寻章摘句,埋头书本。”他踊跃参加民主革命活动,担任衡阳市学生联合会主席,带领同学组织集会,游行示威,开展反帝、反封建活动,并参加共产党员蒋啸清、蒋先云组织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小组,学习马克思主义。
1924年,国共开展合作,孙中山在广州成立黄埔军校,招考学员。经党组织推荐,义明道赴广州报考。离开衡阳那天,许多同学前来送行,义明道作《湘江别》酬谢送行的学友:秋风秋雨湘水寒,壮志赴疆场,送别歌声雄且壮,长虹贯日,热血满胸膛。扶风佩剑从此去,挽救祖国危亡。义明道辞别学友只身赴广州,考入黄埔军校,成为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在周恩来、叶剑英等领导和名师的教导下,他的反帝、反封建意志更加坚定,并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个政治上、军事上都比较成熟的革命者。毕业后,他被编入军校教导团任见习排长。
1925年2月,义明道随军东征,讨伐军阀陈炯明。在战斗中,他冲锋陷阵,勇猛杀敌,立下战功,被提升为中尉排长。同年6月,军阀杨希闵、刘震寰又发动叛乱,占领广州。义明道随军回师广州平叛。他带队率先攻占观音山,为光复广州再立战功。在此期间,义明道先后两次接到祖父去世召其回家奔丧的家书,他叹息说:“大丈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国贼猖乱,战斗犹酣,革命战士哪能离开战场。”回信给父亲:“待扫除乱贼,再奉命回家奔丧可也。”
五卅惨案发生后,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中华全国总工会省港罢工委员会、农民协会、妇女联合会、学生联合会等群众团体,在中共广东区委陈延年、周恩来领导下,发动十余万群众,于6月23日举行声势浩大的反对帝国主义屠杀中国工人的示威游行。刚下战场的义明道,遵照党组织的指示,奉命保护游行队伍,在沙基街头遭英军枪击光荣牺牲,长眠于广州烈士陵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