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新闻网讯(通讯员 欧阳友忠 贾丽琼 李慧敏)10月21日,宁远县五龙山瑶族乡来了一支红色文化宣讲队,为瑶乡师生们带来了《八两猪肉》《这是红军的纪律》《火烧鲤溪桥》等“土味红色文化大餐”,宣讲员通过讲述本地红色小故事,给师生创造沉浸式学习党史的体验。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宁远县从党政机关、退休干部、青年干部、身边模范、致富能手、“土专家”等群体中选聘宣讲员,深入基层开展“菜单式”宣讲,针对不同人群采用不同方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四史”宣传教育和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专题宣讲,构建起活力迸发的“宣讲大联盟”,持续掀起党史宣讲热潮。
空中宣讲让党史宣讲“声”入人心
为适应农村群众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学习时间不固定等情况,宁远县将宣讲与“村村响”大喇叭结合起来,由各村自行安排每天党史广播时间,播放党史知识、党史故事、经典歌曲以及国家最新政策,让群众无论是在农家院落,还是在田间地头,都能及时收听到“党的声音”。“宣讲+大喇叭”模式,有效发挥了“村村响”广播时效性强、覆盖面广、收听方便的优势,开启了党员群众学习党史的新渠道,打通了党史宣讲的“最后一公里”。
现场体验让党史宣讲身临其境
宁远深入挖掘本地革命历史,把宣讲工作搬到红色资源现场,在实景宣讲中传递红色力量。精心设计宁远县烈士公园、水市包家村、汤泉红色教育基地、柏忍故居等红色研学线路,全县各级党组织广泛开展“带着初心去打卡”主题党日和红色研学活动近1000场次,累计4万余人现场接受红色教育。主动请进湖南省委党校中共党史教研部原主任、教授刘华清等10余名专家学者辅导讲学,先后举办了“党史专题培训班”“周末课堂”“党史夜读班”“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专题读书班20余期,开展了“重走红军路”“党史知识竞赛” “礼赞建党百年红歌赛”等主题活动10余个。同时,贴近妇女儿童、青少年群体,开展“巾帼读书会”“话心声 给党听”大型群众性朗读活动,举办红色故事小小讲解员大赛,组建“红领巾宣讲团”宣讲80余场,开设《百年党史青年学专栏》等栏目,寓教于景、寓教于乐、寓教于学点燃其党史学习热情。
交流互动让党史宣讲更接地气
宁远进一步丰富宣讲互动形式,到群众最多的地方、用群众最爱的形式去宣讲。组织党史专家宣讲团,打造“板凳课堂”,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乡村文化广场、社区和中小学阵地开展宣讲。发动驻村干部、致富带头人、退役军人等“百姓名嘴”,深入田间地头、农家小院开展面对面微宣讲。对行动不便无法参与集中学习的老党员由支委成员结对开展“送学上门”服务,通过看视频听音频举办流动读书班等方式,确保退休干部党员学习不漏一人。对在外务工的流动党员,制定流动党员“六个一”措施,发出《致流动党员的一封信》,派出县委宣讲团成员远赴广东等地为流动党支部宣讲18场次。在宣讲过程中,通过问答交流、有奖答题等方式,吸引广大群众主动参与到党史学习中来。
文艺展播让党史宣讲更聚人气
宁远结合本土文化特色,组织文艺工作者,将党史宣讲与歌曲、舞蹈、快板、故事剧本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融合起来,制作了《柏忍的“忍”与“不忍”》红色教育公开课,编印了《九嶷红霞——宁远红色故事百年百篇》,编排了红色故事和红色人物《精神密码》(乐观)情景剧,用党史知识和红色文化浸润广大群众心灵,凝聚起建设“五区两城”的巨大力量。同时,组建“红色光影”公益放映队,展演优秀国产影片和红色爱国主义影片2000余场次,参与群众8万余人次,进一步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志愿服务让党史宣讲充满温度
宁远始终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力求为群众提供更多、更优质的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民意调查、填写“微心愿”征集卡等方式征集群众“微心愿”,先后开展“送教下乡”“送医下乡义诊”“送岗上门”“文明城市创建”等各类志愿服务500余场,服务群众10万余人次。今年8月,组织成立了人才服务小分队,从全县 2017 年以来集中引进的人才中选派 100 名优秀引进人才,分为农经、科工、文旅等 10 个小分队,每个小分队 10 人,深入基层一线开展“五帮五送”等乡村振兴志愿服务。通过充满温度的志愿服务,让理论学习与群众生产生活、休闲娱乐有机融合,在润物无声中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