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新闻网讯(通讯员 何玲 何凝)近年来,道县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新模式,推深做实“板凳会”党群议事制度,把服务触角伸展到群众家门口,让干部群众同坐一条板凳、同调矛盾纠纷、同议发展事项、同破治理难题,让“小板凳”成为汇聚乡村治理大合力的重要载体,推动形成团结稳定、和谐向上的乡村治理新面貌。
晚上8点,在道县审章塘瑶族乡上追塘村的广场上,村民们自带板凳围坐一堂唠家常,乡平安办的工作人员正认真耐心地倾听群众聊天,寻找着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待到他们快“中场休息”时,才开始用身边人身边事改编的法治案例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并适时发放宣传资料开展宣讲。一来二去,干部与村民的共同话题越来越多,渐渐成了村民聚会聊天的主角。乡平安办惊喜地看到群众的变化,并及时总结经验,与各村群众约定时间、约定地点,将“板凳会”确定为一项工作经验进行推广,“板凳会”成了平安办了解社情民意、开展法治宣传、法律咨询服务一块难得的宝贵阵地。
“今年我们7月份把这个板凳式的经验在全乡14个村、169个自然村进行推广,让老百姓的一些急难愁盼问题有个述说的地方,我们把这个问题能够解决的当时解决,不能解决的我们形成一系列地解决机制跟方案,成立专业的班子,把这个问题解决好,把老百姓的问题解决到基层。”道县审章塘瑶族乡党委委员、人大主席何华仕说道。
上追塘村的村民曾娟打算在村小学附近开一家早餐店,需要办理营业执照,由于不了解办证程序,导致开店事宜耽搁了许久。了解到该情况后,在“板凳会”上,乡平安办和村“两委”主动与曾娟沟通,耐心讲解办证流程,之后随访从资料收集审核、网上登记、签名认证,再到领证发证进行全程协助,帮助曾娟尽快办好营业执照。
“平时我们白天都有自己的工作各忙各的,只有晚上的时间我们大家在一起,乡里邻里进行一些交流,就是关于我们村子上面一些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我们可以向上级领导反映,然后领导的话也会给我们很好的建议,帮我们很有效率地解决我们的问题。”道县审章塘瑶族乡上追塘村村民曾娟说。
“板凳会”按照“群众提出、共同商议、共同研究、共同实施”的方式,让群众真正参与到乡村治理中来,充分激发村规民约和村民公约等治理机制的功能效用,形成一股来源于基层、富有人情味、让群众信服的“有形力量”。截至目前,道县审章塘乡共召开“板凳会”80余次,收集群众问题诉求123件,其中121件已妥善解决,2件正在协商办理,覆盖党员群众18900余人次。
“在今后的平安建设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发展和创新“一条板凳工作法”,不断开发和拓展“一条板凳”的新功能、新用法,深入一线,深入群众,真正扎下身去,沉下心去,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道县审章塘瑶族乡党委委员、人大主席何华仕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