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新闻网讯(通讯员 田人 唐高翔)秋日,天高云淡、空气清新。
古城零陵,干净整洁的大街小巷、绿树红花的幽静小区、文明有礼的百姓市民、随处可见的“志愿红”……好一幅文明画卷呈现在眼前。
近年来,零陵区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抓手,牢固树立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靠民的理念,城市治理更加精细精致,城市发展更具活力,扮靓了“城市更美好”这个“面子”,也做实了“让人民更幸福”这个“里子”。
扮靓城市风景
“企业改制后,留下荆刺丛生、虫鼠横行的空闲地,现在建起了‘小游园’,安装了路灯和健身设施,实在是太好了。”家住南津渡街道高山寺社区老制药厂小区的周兴久吃完晚饭,就与老伴在“小游园”散步。
文明城市创建以来,零陵区高山寺社区与相关部门衔接,征求群众意见,投资60万元建设高山寺“小游园”。该“小游园”按照“乔、灌、草”相结合的景观模式整体设计,栽种灌木、乔木,安装休闲座椅、路灯等,变成了一个集“光、色、香”为一体的美丽小游园,建设面积600余平方米,绿地面积500余平方米,辐射周边煤炭公司宿舍、老林业局宿舍等多个小区和东门巷、黄溪岭等散居民区。这里已然成为老人们闲话家常、青年人健身、小朋友嬉戏打闹的“打卡地”,曾经的“废弃地”变成了如今的幸福园。
近年,零陵区通过见缝插绿、破硬增绿、立体绿化等方式,把“隐藏”在城市角落的边角地、废弃地、闲置地“变废为宝”建起“小游园”,成为市民亲近自然、健身休闲之地。让山水草木与城市相融,让城市环境更加宜居,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幸福指数,“小游园”彰显大民生。
“这两年的变化非常大,通过河道治理和城区绿化,水变清了,山变绿了,空气也清新了,我们日常休闲有了去处,幸福感满满!”在零陵古城绿道散步的市民对记者感慨道。
漫步在这条零陵最美古城绿道,只见蜿蜒的健身步道镶嵌在风景如画的河边,三三两两的行人在沿河步道上散步,一幅“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祥和画卷跃然眼前。
沿河的一面面文化墙有柳子文化、草书文化、渡口文化、码头文化等,充分展现出了零陵的地域文化和历史沿革。
零陵区在潇水河沿线实施景观提升工程,已然营造出一个集市民休闲、旅游服务和文化传承于一体的市民乐水的世界。
提升城市内涵
“以前找地方上厕所很困难,现在新建的厕所干净卫生,非常方便。”谈及近年来零陵公厕的变化,市民感慨不已。
这几年,零陵区新建公厕12座,升级改造老旧公厕6座,强化无障碍设施、母婴设施等服务要素升级,切实解决老旧公厕设施破损、特殊群体如厕难等问题。同时,公厕严格落实“所长制”,将各项操作标准细化量化,提高公厕服务质量,体现了“小公厕”服务“大民生”的理念。
“零陵古城,游客多、车辆多、停车位少,有了桥下这个停车场,方便多了。”游客马飞点赞道。
针对城区停车难、停车乱等问题,零陵区改造新增海椒塘、市政广场、体育馆等11个停车场,新增停车位9000余个,让居民停车更加便捷。
近年零陵区集中解决了一批民计民生和城市治理方面的困难和问题,打通断头路4条、新建小游园37个、新建公园5个、改造背街小巷22条、改造老旧小区50余个,大大提升了城市品质和形象,增加了群众幸福感。
彰显城市品质
菜市场既是展示城市文明形象的“窗口”,又关乎千家万户“舌尖”上的安全与幸福。
走进升级改造后的七里店街道麻园黄古山安置市场,墙面粉刷一新,物品摆放有序,地面干净整洁,“三防设施”到位,环卫工人随时保洁。
近几年,零陵区对黄古山安置农贸市场、潇湘大市场、七层坡农贸市场等城区14农贸市场从地下排污管网到地面经营台面、从钢架顶棚到摊位分区都进行了全面改造,同时整治市场秩序,重点对占道经营、活禽宰杀等现象进行集中整治,对生熟食区域进行分区管理。
零陵区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以“绣花”功夫加强城市精细化治理,向“老大难”开刀,让老百姓尝到了幸福的果实。
环境卫生是一个城市的名片,也是城市形象的第一窗口,零陵区对主次干道实行24小时清扫保洁,确保城市无尘无垢;对城区河道及岸坡垃圾进行清理,确保“江清岸洁”;深入推进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建设。
零陵区还以“中心城区秩序和市容市貌集中整治暨‘一治二通三清四化’行动”为契机,大力开展环境整治,解决空中管线、黄土裸露、飞线充电、牛皮癣小广告等问题2000余个,曾经的“堵点痛点”如今成了群众的“幸福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