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新闻网讯(通讯员 郑宏 陈斌) "十三五"期间,祁阳把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底线工作来抓,啃"硬骨头"、过"深水区",精准发力、持续用力,取得决定性成就。
肖家镇龙凼村曾是深度贫困村,在脱贫攻坚的几年里,村里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和环境整治,利用得天独厚的山水优势发展乡村旅游,原来的贫困村变成了生态景区。一大早,龙凼村巧凤客栈的女主人邓巧凤和婆婆来到菜园采摘辣椒、茄子等果蔬,为周末住在客栈的衡阳客人准备中餐。邓巧凤一家以前以砍竹、养牛、养鸡为生,收入不高,家里周边环境卫生也较差。这几年,来村里游玩的人越来越多,邓巧凤和丈夫在老屋旁建起了这座三层小洋楼,美化了房前屋后,办起了农家乐,旺季的时候一个月有一万多元收入。
在黎家坪镇油塘村,桑蚕产业曾作为村里的扶贫产业正转变成乡村振兴的致富产业,持续发挥着助农增收的作用。合作社今年养殖的第四批桑蚕进入结茧期,过不了几天又将迎来一次大丰收。而今年蚕茧市场供不应求、行情上涨,每斤卖到了29元。合作社一年可养桑蚕九批,一批可产蚕茧2300多斤,年收入近60万元。
五年来,祁阳75个贫困村全部退出,25776户81984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历史性消除了绝对贫困。脱贫攻坚工作多次获评省、市先进,入选第二届全球减贫案例。
在祁阳浯溪国家湿地公园,前来观光的游客络绎不绝。在这里,长达6公里的新建彩色生态长廊,1472亩湘江流域退耕还林还湿试点工程区,数千亩田园综合体,让昔日无人问津的地方成为炙手可热的旅游好去处。
绿水青山、蓝天白云,是祁阳发力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成果。近年来,祁阳强力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中央、省生态环保督察及"回头看"交办问题全部整改办结,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监测断面水质稳定达到或优于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Ⅱ类标准,森林覆盖率达60.61%。"智慧河务"建设经验获省政府通报表扬。成功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县、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被列为全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试点县,新增太白峰国家森林公园、浯溪国家湿地公园、浯溪水利风景区等"国字号"生态名片。
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重点是防控金融风险。近年来,祁阳严厉打击非法集资,不良贷款稳步下降,坚守不发生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同时,有序推进防范和化解政府性债务风险工作,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安全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