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委书记沈晓明以“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为主题,为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2023年秋季学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简称“中青班”)学员作辅导报告,并勉励中青年干部掌握并用好科学方法,奋力推动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建设取得新突破。
8月31日,沈晓明为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2023年秋季学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员作辅导报告。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唐俊 摄
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湖南的中青年干部如何进一步发扬传统、坚定信心,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新时代湖南改革开放?
从今天起,湘伴君连线正在中青班学习的中青年干部,推出“当好改革开放‘生力军’”系列文章。
学习案例
今天第一期,我们聚焦基层的3个典型案例,并邀请高校专家,一起来聊聊如何发挥基层首创精神,使改革开放的各项政策措施更加符合实际?
一个微信群,
碰撞出乡村振兴思想火花
新市镇元福村村民在上“元福新潮”微党课。通讯员供图
在岳阳汨罗市新市镇元福村,一个名叫“元福新潮”的微信群火了。
“群里每一节党课都认真听了。”当地村民说,作为一个普通村民,通过手机就能了解国家各项新政策、新措施,对自己的工作、生活都有很大的帮助。
“元福新潮”,究竟是个什么群?
中青班学员、汨罗市新市镇党委书记谢晓锋告诉湘伴君,元福村是由元宵村、福兴村合并而来,原存在合村不合心的问题,人心怎么也聚不拢。
解决治理难题,重在凝聚人心。2018年初,村里把知名乡友乡贤、党员、村民骨干等拉进微信群,取名“元福新潮”,希望发挥他们在基层治理中的参谋建议作用,在村庄激发出更大的自治活力。
2018年正月初四,元福村乡贤、天津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智库工作部部长江立云在“元福新潮”微信群里上了第一堂“线上党课”。江立云深入浅出解读乡村振兴战略,将“高大上”的党中央精神,通过通俗易懂的“家乡话”,从千里之外传递到村民耳中。
“在外的知名乡友讲一句话,可能抵得村干部多句话。第一党课后,很多群众纷纷要求入群,要求听课。”
人气高涨后,其他乡贤和教授、专家纷纷加入到讲课队伍中,并根据群众的需求安排好微课堂内容,以小载体讲出大道理、以小切口谈出大观点,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元福村村民翁国明从深圳经商回乡后,受“元福新潮”微党课“绿色发展理念”启发,决心闯一闯“可持续农业”的路子。在“军师”西南大学教授何丙辉的指导下,2018年,翁国明与村民合作打造卓宏油茶林种植专业合作社,又建起家庭农场。
如今,“元福新潮”已成为元福村党员干部群众受教育的“党课平台”,党员、群众密切沟通的“网上通道”,在外乡友献计献策、招商引资的“奉献舞台”。
谢晓锋表示,“元福新潮”现象充分说明,只有始终站稳人民立场,发挥基层首创精神,从生动鲜活的基层实践中汲取智慧,才能凝聚各方面智慧和力量,以实际行动和成效为乡村振兴作贡献。
“危房”倒地,
开启272户居民“优居”生活
中化地勘院老旧危房拆迁项目现场。通讯员供图
近日,随着一阵外墙倒塌,砖、瓦落地的声响,长沙市天心区文源街道中化地质矿山总局湖南地质勘查院宿舍区(以下简称“中化地勘院”)7栋老旧危房全部倒地。
至此,一直悬在当地居民心里的“危房”担忧,也应声而倒,随之而来的是前所未有的踏实和安心。
其实,住在这里的272户居民对棚改期待已久。8年前,项目就计划整体征拆开发,但由于二期地块有居民不同意征拆,多次沟通协调无果后,中化地勘院决定先行开发一期。
看着一期老房倒地、崭新气派的新楼拔地而起,二期居民说不羡慕是假话。近50年房龄的宿舍,空间逼仄,两户共用厨房、厕所,部分楼栋还出现了地基下沉、楼体开裂现象,安全隐患很大。
生命安全重于一切!天心区提出,统筹社会资本、资金、资源,扎实推进城市更新项目,着力提升城区功能品质、管理能级、文明程度、治理水平。职工们的“娘家”中煤总局、中化总局也全力支持,加快推进了棚改进度。
中青班学员,天心区文源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公室主任周云告诉湘伴君,之所以中化地勘院棚改项目推进得又快又稳又好,就是因为把群众需求放在了首位,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切实维护群众利益,时刻把人民放在心上,就没有办不成的事。
项目伊始,指挥部便选举多名德高望重的老党员、老干部作为每一栋的“楼栋长”,“楼栋长”和指挥部的同志一起入户宣传政策、直陈利弊,和群众建立起了心连心的关系。
街道、社区、小区内的党员以身作则、带头示范,居民群众积极响应、全力支持,大学生志愿者深度参与、主动服务,在党群合力下,该项目在60天内实现签约、腾房“双清零”,并做到了“无一上访,无一纠纷”,为城市更新提供更多可操作、可复制的经验。
周云感慨,要更加了解基层、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才能找到问题的锁钥、发现群众的智慧,从而增强政策设计的针对性、精准性、有效性,使各项改革举措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老吴工作室”焕发基层治理新活力
“老吴工作室”在上门促和。通讯员供图
8月以来,张官高速公路(连接张家界市永定区和怀化市沅陵县官庄镇)进入施工高峰期。
在该项目出口——张家界市慈利县金岩土家族乡,有一个名叫荆竹山的村,曾因征地征拆等因素,社会矛盾纠纷易发频发、村干部队伍不稳定等问题日益凸显。
如何破解乡村治理难题、补齐治理短板,成为摆在荆竹山村面前的一项重要实践课题,也成为中青班学员、张家界市慈利县金岩土家族乡党委书记吴金伟需要攻克的难题。
“我们通过走访发现,荆竹山村的银发资源非常丰富,有一群老干部、老战士、老教师、老医生、老律师。”吴金伟告诉湘伴君,“五老”对村里的地理环境以及村情民意都十分熟悉,政治上过硬、工作能力较强,又善于做群众工作,在村民心中的认可度很高。
立足于荆竹山村村情,“90后”吴金伟组织成立了“老吴工作室”。退休的老支部书记吴有远担任工作室主任,退休律师朱华宏、退休医生朱立贤分别任副主任,带领其余9名老同志,组建了一支业务精湛、经验丰富、乐于奉献的志愿服务队伍。
“老吴工作室”结合群众诉求实际,不定期进组入户上门促和、串门聊天、宣讲政策等,还积极对接当地“土专家”,组成农业技术智慧团,走进田间地头为村民传授种植技术,通过“搭台子”带出“田秀才”。
“以前遇到问题,无论事情大小,我们想的是上访;现在我们有困难,想的是找‘老吴工作室’,他们信得过!”村民们说。
随着“老吴工作室”模式在慈利县不断推广,群众诉求在村一级得到了极大化解,源头治理效率大大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
“老吴工作室”的成功经验给了吴金伟极大信心。他表示,面对错综复杂的基层治理新形势,唯有结合当地发展实际,敢于打破常规,不畏失败,大胆探索,不断追求,才能助推基层治理出实效,让青春韶华在基层发光发热。
专家点评
周小毛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导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是社会治理的根本目标。
适应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社会治理的新形势,汨罗市新市镇元福村、长沙市天心区文源街道、张家界市慈利县金岩土家族乡荆竹山村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把自治、法治、德治有机衔接起来,开创了基层社会治理的新局面。
其成功之道在于讲深讲透政策,实现党和政府的主张与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无缝对接,激化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潜能;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引领群众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基层社会治理主体,充分发挥包括“银发”在内的人民群众的基层社会治理主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