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伴导读
“我本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尼采的这段名言,因为一位女校长,一所乡村学校,一群大山里的女孩,再度筑起希望与信仰的高地。
近日,一部改编自张桂梅校长办学事迹的电影《我本是高山》上映,引发巨大争议。有人触景生情、潸然泪下,有人吐槽痛骂、指责批评。但毋庸置疑,电影让大家聚焦乡村教育、聚焦女性成长这件事是值得肯定的。湘伴君看完电影后,想谈谈背后的现实问题:乡村教育发展之路究竟要如何走?
囿于“大山”的女孩
“什么女子当自强啊,一辈子困在大山里出不来了!” 影片中,张桂梅校长一句振聋发聩的呐喊,试图唤醒乡村孩童,尤其是女孩们的求知欲望,同时也唤起了国人对乡村教育发展的强烈关注。
乡村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神经末梢”,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实现民族复兴的必要一环。
张桂梅(中)在教室里检查学生上课情况。新华社记者 陈欣波 摄
当前,我国乡村义务教育发展仍然不平衡不充分。当初的华坪女子高中,教育经费短缺、师资分配紧张、生源质量不一……日夜困扰张桂梅的这些问题,也是许多乡村学校需要翻越的一座座“大山”。
真实大山,乡村教育的天然屏障。电影开篇,镜头跟随“山月”“山英”两姐妹爬上悬崖、越过山头、淌过河流,还未走到华坪女高,两姐妹的鞋子都破了。上学远、上学难,这是一些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中西部山区的真实写照。“左边是山,右边是悬崖”“山的那边还是山”仍旧是当地祖祖辈辈大山囿于的障碍。
原生家庭,破碎的自我建构。电影中“山月”一家,本就没有钱供养孩子读书,再加上“重男轻女”的落后思想根深蒂固,女娃们受教育的权利和需求长期被长辈忽略甚至侵占。她们的生育能力、劳动能力等一切可物化的地方早已被标注了价格,试图用来给家里的哥哥换来钱财、婚姻等资源的便利。这样的家庭环境、文化氛围完全不能帮助孩子建构起完整且健康的自我意识和三观。
认知鸿沟,被误解的教育意义。电影里,有些女学生逃课,变成“街溜子”,她们不知道也不在意“山的那边是什么”,无法理解教育的意义。在很多孩子乃至家长眼里,天地之间仅有农田家畜,而接受教育,似乎还没有“煮饭喂猪”“结婚生子”重要。放眼社会,对于女性的成长,从来不缺偏见和歧视。如何自我接纳、自我认同,摆脱局限和偏见,是走出代际创伤的关键。
资源偏差,难以留住的乡村教师。泥泞的操场、损坏的喇叭、摇摇欲坠的校门、哄闹的课堂,电影对乡村学校的特写,折射出基础设施不完善等艰苦的乡村办学条件,这也是导致乡村教师数量紧缺、结构失衡、流动率高的重要因素。教师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仍是困扰乡村教育的难题。
乡村教育如何破局
《我本是高山》不仅展现了一个女性校长的拼搏精神,更反映了中国乡村教育改革的现实问题。唤醒更多人关注贫困地区教育的艰难,为偏远地区孩子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成长空间,闯出乡村教育的出路,是观影之外更应深思的问题。
补齐乡村教育基础设施短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首要前提,是补齐补足偏远乡村学校基础设施短板。这方面,湖南一直在努力。今年,湖南全面构建农村公路网络,全省农村公路总里程达20.3万公里,在全国率先实现“组组通”,乡村孩童上学不再因大山“望而却步”。湖南重大教育脱贫工程——101所“芙蓉学校”已在各市州贫困地区建设并投入使用,设置班级2000余个,招收学生12万余人,其中贫困生近4万人,也让乡村教育不再“遥不可及”。
位于郴州市汝城县文明乡沙洲村的沙洲芙蓉学校。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郭立亮 摄
推动乡村学校内涵优质发展。无论硬件条件、软件资源,还是生源来源上,乡村学校都难以与城镇学校相提并论,需要建立乡村学校发展精准帮扶体系,形成“政府牵头、社会联动、学校主动”的协同发展机制,提升乡村学校师资水平、课程体系建构能力、文化建设水平等,实现内涵优质发展。积极探索开展远程教育,让农村孩子们接触到更多的知识和信息,缩小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
呼唤更多乡村教育“点灯者”。张桂梅的育人事迹如一盏明灯指引了丁智斌、杨彩霞、朱玲玲等一批乡村教师的奋斗道路,更吸引着社会各界力量关注、援助困在大山里的世世代代。近年来,越来越多考出去的孩子又将梦想的种子带回家乡,兴教育、办企业、造工厂……把青春建功在乡村振兴最前线。一批又一批人民教师,义无反顾地奔赴乡村、扎根乡村,在贫瘠的荒土上开拓教育的版图。我们需要更多的乡村新生代,充当山区学子们的“点灯者”“引路人”,努力改写每个乡村家庭的命运,推动乡村振兴的齿轮滚滚向前。
影片最后,播放了一段采访张桂梅的纪实录像:张校长用满是止疼贴的手怀抱着女学生,承诺她,“我来负责,我都负责。”为了让更多女性走出大山,张桂梅做了很多很多。电影里的妹妹“山英”是幸运的,她在山的那边,不仅听到了“你考上了”的喜讯,还听到了光明未来的呼唤。“山英”终于爬出深渊、跨过荆棘,带着姐姐“山月”的那份志愿,创造了人生的转折点,成为了自己的高山。
今年6月7日,高考第一天考试结束,张桂梅与学生在返回的车辆上一起唱歌,这是张桂梅第13次送考。新华社记者 江文耀 摄
一组数据令人震撼:华坪女高设立至今,先后将2000多名女孩送出大山,意味着已有上千个家庭手握改变贫困命运、摆脱思想牢笼的“利器”。
观影结束,湘伴君仍坐在影院里不愿离去,脑海里回响起张桂梅校长最喜爱的歌曲《红梅赞》:“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
我们期待,无数个张桂梅,但不只是张桂梅,一起走在乡村教育、乡村振兴的道路上。
文 | 胡雪怡 周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