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洞庭,湖风劲吹。天越冷,聚集的候鸟越多,开阔的滩涂上,闹腾的鸟儿们将冬日湿地搅得生机勃勃,也吸引了大批爱鸟人士不顾天寒地冻前来观鸟。人与自然,在此和谐共生,湖湘大地自然生态之美充分呈现。
洞庭湖是湖南的母亲湖,大湖之南山清水秀、风景如画。“要把生态系统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保护好”“守护好一江碧水”“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展现新作为”,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湖南考察时,多次作出重要指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大湖之南的生态之美与发展之变,正是人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断探索人与自然相依相存之道的浓缩与镜鉴。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之美
每至春秋,数以百万计的候鸟过境蓝山,在群山中稍作休整,顺着山谷强劲气流,南迁北归,在此形成了一条“千年鸟道”。天上飞鸟自由飞过,地上人们默默守护。近年来,蓝山人为候鸟“护航”,捕鸟人变护鸟者,“打鸟地”成“打卡地”。人们在日出云海、日暮晚霞间,看千年鸟道、万鸟竞飞,沉浸式感受大自然的馈赠、生态之美。
湖湘生态之美,美在生物多样性之丰富——
湖南地处长江腹地的特殊地理位置,“一江一湖三山四水”的多样地形地貌,形成了多变的气候条件,孕育出丰富多样的生物。这片土地上,目前分布有脊椎动物1045种,包括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179种;维管束植物6186种,包括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60种。
生物多样性的故事丰富多彩:种群数量一度告急的江豚频现逐浪之景,“生活圈”拓展至湘江水域;已在长江流域消失20余年、被列为极度濒危物种的珍稀鱼类“鳤”,在益阳南县茅草街水域被发现;在武陵山区、罗霄山区林间,林麝、灵猫、黑熊、毛冠鹿等,多次被红外相机捕捉到穿梭身影;濒危鸟类中华秋沙鸭在多处留下珍贵的身影,由“稀客”变“常客”……
湖湘生态之美,美在青山如黛、绿水盈盈——
在湖南,林地、草地、湿地面积覆盖全省67.36%的国土面积,初步形成了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全省林木绿化率达59.98%、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达86.54%。建成样板示范河段7000多条、省级美丽河湖230条,浏阳河成为全国首批示范河流,凤凰县沱江被评为全国“最美家乡河”。
冬日山林依旧不乏绿意,南山国家公园像一块碧绿翡翠,嵌镶在湘桂边陲的崇山峻岭之上;湘西岩溶地区,曾经石漠化严重的“不毛之地”,如今绿满山林;船行东江湖,群山秀丽,湖水碧绿,游鱼历历可数;益阳大通湖,碧波荡漾,水草丰美,“水下荒漠”蝶变“水下森林”。
湖湘生态之美,美在宜居城市、秀美乡村——
长沙、张家界成功入选国家“无废城市”建设城市;21个县市区创建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7个县市区创建为国家“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连续3年提升。在城市,公园绿地越来越多,在农村,一村一落皆为美景。
这几年的夏天,网红长沙收获了一个新词:“长沙蓝”。高温热浪之下,天空湛蓝,洁白的云朵漂浮其间,夏日的“长沙蓝”,与繁华都市相互映衬,让这座热力四射的城市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有理念之变方有生态之美
长沙、株洲和湘潭,三市交界处,拥有目前国内唯一、世界面积最大的城市群绿心。山川翠绿,河湖清澈,走进“绿心”,似乎可以触摸大地的脉搏,倾听山河的心跳。
这一颗美丽的“绿心”,是建设美丽湖南坚强决心的见证。多年来,湖南通过立法保护、规划控制、生态补偿等手段,铁腕守护“绿心”,区域内生物多样性显著提升,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种类及数量呈增长趋势,初步形成森林城市生态体系。
中国人自古就有质朴睿智的自然观。
“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草木植成,国之富也”,古老的智慧告诉我们,对自然要取之有度,良好生态本身也蕴含着无穷的经济价值,能够源源不断创造综合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而传统的工业化道路,以资源的高投入为基础,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为代价,西方发达国家大多都走过这样一段历程。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场深刻的绿色变革。
作为长江中游生态安全屏障,湖南承担着维护区域、国家生态安全的战略任务和重大职责。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省委、省政府高位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以“一江一湖四水”为重点,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推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
“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全面铺开。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污染治理“4+1”工程、湘江保护和治理、污染防治攻坚战“夏季攻势”等标志性战役和专项行动紧密结合,向城镇污水、化工污染、船舶污染、尾矿库污染全面“开战”。
现代环境治理体系一步步构建起来。生态环境保护被纳入巡视、审计、督查、绩效考核、真抓实干等工作内容,洞庭湖、湘江、东江湖、饮用水、长株潭绿心保护条例相继出台,土壤法、固废法办法等地方性法规逐步完善,一系列地方生态环境标准陆续制定。
绿色出行、绿色消费,低碳生活方式蔚然成风。“以步代车”的上班族越来越多,既健康又环保;商场购物,不少市民自带购物布袋;反对餐饮浪费,“光盘行动”深入人心;夏季空调温度设置不低于26摄氏度,点外卖时不要一次性餐具……
生态文明理念像一棵大树,扎根人们心中,越来越枝繁叶茂。每年植树节前后,从上到下,从现场到“云端”,人们踊跃参与义务植树活动。从伐木到护林,从打鸟到护鸟,从捕鱼到护鱼……索取者变保护者的故事在不断上演。
湖南,越来越绿、越来越美。
生态之美与发展之优相互成就
谁能想到,一棵用于净化水质的水草,在大通湖生根发芽后,带动了一个全新的水草产业由此起步,产值突破千万元。
曾经,由于掠夺式开发,大通湖一度水质急转直下。如今却叫响城市新品牌——“洞庭之心 水草之都”,并探索出“文化+旅游+教育”的水草研学文旅新模式,水草生态瓶、水草造景等文创旅游产品效益可观。
大通湖的治理之路,折射出保护与发展的大课题——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互相成就、双向转化。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念,深刻揭示了发展与保护的辩证统一关系,指明了实现发展和保护协同共生的新路径。
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湖南将绿色动能注入发展路径,逐步探索构建起低碳、绿色、高效的产业结构和空间格局。
湘江流域,重化产业全面绿色转型。株洲清水塘整体搬迁治理,崛起一座生态科技新城;湘潭竹埠港持续进行生态修复,新兴服务业产业取代原有化工产业,一派田园风光;“世界锑都”锡矿山攻克砷碱渣无害化处置难题,去污还绿;衡阳水口山有色产业园区走上绿色循环经济之路……
放眼三湘,绿色制造体系正在不断健全。光伏发电、智能电网、农业循环经济、资源再生利用与再制造……生态优势向发展优势的转化日益顺畅多元。截至目前,湖南已培育国家级绿色工厂213家、绿色园区18家。
“碳达峰十大行动”全面铺开。湖南提前完成了国家下达的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任务,率先在全国非试点省份中建设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直报平台,获批4个国家低碳试点城市、3个国家级低碳试点园区、2个国家气候适应型试点建设城市……
湘东平江县山区,群山起伏,如绿色海洋。这里曾经是岳阳市最大森工企业的采育场,11万余亩山林主要用于采伐加工。近几年,人们找到了“靠山吃山”新门路,生态旅游应运而生。采育场职工以前卖树木,现在卖景观,工资实现翻倍。
封山育林发展出旅游收入,生态养殖推动产业升级,一片茶叶富了一方百姓,一颗黄桃撑起一片产业……遍布三湘大地的一个个城镇村庄,依托绿色家底,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同步提升。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生态之美与发展之优相互成就,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双向转化,绿水青山“颜值”更高,金山银山“成色”更足。
指导 | 湖南省委网信办
出品 | 湖南日报社
文 | 周月桂
海报 | 黄晗 周子茜
图片 | 郭立亮 张京明 李健 黄云 宋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