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快到一年毕业季,1158万高校毕业生将迎来步入社会前的最后一次大考。是先就业再择业,还是先择业再就业?这必将成为这一届学子和家长们的艰难选择。要想打破就业择业焦虑,必须要结合社会现状和自身实际树立好正确的就业择业观。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消除影响平等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和就业歧视,使人人都有通过勤奋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就业优先战略写进党的二十大报告,这足以说明在当前社会工作态势下,先就业,再择业是绝大多数人的最优选择。
先就业再择业是对韶华的尊重。俗话说,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与其在“宁缺毋滥”的观念下“挑肥拣瘦”蹉跎岁月,不如结合自身实际挑选一个最适合当下发展需求的工作岗位,在满足自身生活需求的同时,用时光种出工作经验,要坚信我们现在踏出的每一步,都是为以后成功埋下的伏笔。
先就业再择业是对未来的尊重。其实大部分人的第一份工作,和未来取得成就的工作相差甚大,甚至截然不同。当年孙文先生,有感于国人体质羸弱、医疗匮乏,于是做出了“医人”的职业规划。在行医的过程中,他深刻了解和体会到了底层人民的苦难和艰辛,他的思想观念也逐步升华。“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孙文先生的“医人”经历,为后来“医国”成就奠定了坚实基础。
先就业再择业是对奋斗的尊重。惟奋斗者进,惟奋斗者强,惟奋斗者胜。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曾深情寄语青年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广大青年生逢其时,也重任在肩。广大青年既是追梦者,也是圆梦人。如果广大年轻人始终在就业择业的路口上徘徊,如何去奋斗,如何去创造社会价值,如何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呢?
《周礼·冬官考工记》有言,“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东晋葛洪也曾说:“君子坐而论道,少年起而行之。”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织网,毕竟不涉水,不知水性啊!只有通过工作实践,才能真正了解社会,理性认识自己,才能更加笃定自己的人生志向,才能更好的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