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绿岛小区图书馆”“职工书屋”“农家书屋”,一家家城市书吧、群众书屋方兴未艾。
“诗歌星期六”“青云读书会”“少儿读书吧”,一个个读书组织遍地开花。
“全市共读十本书”“书香永州”大型读书演讲竞赛、“书香永州 潇湘讲坛”、“亲子阅读,共享幸福”家庭读书知识竞赛、“网络好书全家读”“三湘少年儿童阅读之星”“蒲公英阅读”“我的书屋,我的梦”,一场场阅读活动精彩纷呈……
这些都是我市建立健全“全市—县区—镇街—村社—小区”五级全民阅读阵地、全面深化全民阅读、倾力打造阅读城市的生动写照。
顶层推动保障阅读
中华民族是一个热爱读书、勤奋学习的民族。赓续着湖湘文化传统,永州自带读书好学的文化基因。
2018年4月,永州市获得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城市资格。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围绕文化小康国家战略、切实保障文化民生,奋力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翻开了我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新篇章。
我市成立高规格“全民阅读”领导小组,统筹推进书香永州建设和阅读城市创建,出台由市政府主持的永州市创建国家示范区制度设计研究成果《深化全民阅读,打造阅读城市》。市政府印发了《永州市全民阅读促进办法》,在全国地级城市率先实现全民阅读地方保障立法。宣传、规划、财政、文旅广体等部门相继出台《新建小区配建公共图书馆和文化室指导标准》《永州市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全民阅读实施办法》等十几个顶层制度配套文件,科学规范和保障“阅读城市”打造。《湖南日报》对永州的探索和实践在头版头条进行了报道,省人大总结永州经验提升为湖南省落实《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办法的关键条文。
“五级阵地”压实阅读
新田县徐福天誉小区图书馆建筑面积达648平方米、藏书10万余册,寓意“书山有路勤为径”的回旋提升式阅读通道、高耸的实体书墙、别致舒适的阅读空间,吸引小区居民前往享受亲子阅读的乐趣。
得一寸天地,享一缕书香。推广全民阅读,平台建设是基础。
为了让“文化粮仓”真正服务于群众,让基层读者共沐书香,我市统筹财政资金,加大图书馆建设。规划建设市图书馆新馆,新开工建设2个县级图书馆新馆,整合闲置资产改建2个图书馆新馆和1个地质科技图书馆,建成40个24小时自助图书馆,数量位居全省第一。
同时,鼓励社会力量捐建阅读场馆,出现了一批投资在百万元以上的民间公共图书馆和特色书吧,如投资200万元、藏书3万册的零陵区云母溪高山图书馆,投资300万元、藏书10万册的江华县“里时光”民族概念书吧,投资200万元建成的江永县曾凡忠“乡村艺术图书馆”等。积极引导房地产资本投入建设小区书屋,目前全市规划审批小区书屋文化室100多个,在建30个,建成66个,其中新田县徐福桃花园小区图书馆、东安县徐福桃花源小区图书馆被《人民日报》等国家级媒体报道。
目前,全市有1个市级、11个县级图书馆,181镇街和3297个村社区都实现了合格农家书屋(图书室)和电子阅览室全覆盖,形成了市县公共图书馆、城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街镇图书室、村社图书室、小区图书室等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五级阅读阵地体系。
“十百千万”推新阅读
10月20日下午,“阅读城市·书香永州”2021年全民阅读主题活动圆满举行。现场发布了“全市共读十本书”书目,号召全民阅读,其分别是《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中国共产党简史》《“三高四新”战略》《马克思靠谱》等共计十本书。
我市研究出台《“阅读城市·书香永州”全民阅读活动实施方案》,配套实施“十百千万”工程,由党政领导、学者和作家等社会知名人士推荐“全市共读10本书”书目,并在主流媒体上发布。
建立健全优秀图书书目库,借助“永州发布”“阅读城市·书香永州”每周荐书专栏、“永州E书”微信平台、好书排行榜等形式,向全市推荐100种书目。
在机关、企业、军营、学校、乡镇等基层点成立1000个阅读组织,同时评选10000名阅读达人(天使),形成领导名家荐读、干部带读、群众悦读、全民阅读的良好局面,推动全民阅读活动向社会化、常态化、制度化方向发展。
“十进活动”利民阅读
在永州大地,全民阅读正成为一种风尚。
组织开展全民阅读进机关、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景区、进军营、进高墙、进小区、进特殊群体“十进活动”,实施机关、校地、企地、军地共建共读。阅读活动普及特殊群体,组织周末亲子阅读活动、特殊群体读书活动。已召集全市全民阅读推广文化志愿者9000多人,开展阅读志愿服务活动2000多次。
市委宣传部、市文旅广体局联合永州武警支队开展“阅读进军营”活动,为强军梦想和军地共建注入了文化力量。
冷水滩区、零陵区、东安县、新田县积极开展全民阅读“进农村”活动,向农民赠送各类科技图书和资料1万多份,开展科技阅读活动100多场,引导农户开展特色养殖和富硒农作物种植,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永州市新华书店发挥全民阅读推广主力军作用,每年开展各类读书活动十余次。
市民政局联合江华瑶族自治县为特殊教育学校和福利中心配置图书1万册,满足了特殊群体的阅读需求。
东安县和双牌县联合监狱系统开展送图书进高墙活动,在监狱开展全民阅读、评选读书达人等活动,丰富了高墙内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了特殊人群认识社会、融入社会的精神动力。
特别是“全民阅读进景区”活动,创新了新时代文旅融合背景下的全民阅读新方式。全市有46个3A级以上景区的游客服务中心建成了图书阅览室(或红色图书室),配置了电子借阅机和文化一体机,书籍不少于1500册,并编码纳入总分馆体系。如祁阳浯溪景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道县陈树湘烈士生平事迹陈列馆等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和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积极开展红色文化讲读活动,红色文化基因深植于广大中小学生和党员干部心中,社会反响强烈。
“互联网+”拓展阅读
随着图书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的普及应用,“互联网+”的技术优势让数字阅读成为新的阅读风尚。
我市持续推进阅读城市数字化建设,强化数字资源供给,共建成6个地方特色资源数据库,其中市图书馆建成3个、市群艺馆建成2个、博物馆建成1个,实现了市级图书馆服务25TB、县级图书馆3TB的建设目标;推进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推出“中心馆+总分馆”的数字化阅读服务,加之流动服务车全部配置到位,市县乡村四位一体的图书馆数字化服务体系已经成型。
疫情期间,我市充分发挥永州公共文旅云大数据和总分馆数字网络的作用,依托云平台、图书馆数字资源库、手机阅读终端等,线上推出了900门文化慕课、《文化一点通》等网课和品读经典、移动博物馆等特色“菜单”,丰富的阅读资源让线上服务“宅”出意义,凝聚了抗疫力量和信心。
品牌活动深化阅读
周末,宁远县湾井镇下灌村的农家书屋,村民们围坐在一起正津津有味地阅读着各自感兴趣的书籍。
书屋里分门别类陈设着生活、科技、少儿、历史、文学等一万余册各类书籍和音像制品,能满足不同层次的居民需求。
近年来,下灌村注重文化优先,用厚重的文化底蕴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村民们在文化活动中心每天都能欣赏到祁剧《目连正传》《荆钗记》《八仙庆寿》《六国封相》《黄飞虎反西岐》等,舞龙队、腰鼓队为状元楼、文星塔、应龙亭、广文桥、赛景岩、读书岩等名胜古迹游览助兴。
全市各级图书馆和村(社区)农家书屋充分发挥主阵地优势,在做好免费开放工作之余,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全民阅读活动,文化志愿者和各级各类读书组织积极参与其中。
目前,全市已打造黄田铺书香小镇1个,共计举办“诵读红色经典 汲取奋进力量”、国学诵读、“潇湘讲坛”“三湘少年儿童阅读之星”“蒲公英阅读”“书香飘万家,亲子共诵读”“我的书屋,我的梦”等活动500多场次。涌现出永州市诗歌学会、“潇湘讲坛”、江华县经典文化促进会等阅读组织200多个。涌现出凤和姐妹读书会、阅读星期五、诗歌星期六、祁阳少儿读书吧、新田青云读书会等一大批全民阅读品牌。全市9个家庭获评全国“书香之家”,125个家庭获评湖南省“书香之家”。
阅读,让永州这座城市变得静谧而美好。从机关到基层,从城市到农村,从学校到社区,从企业到军营,从家庭到个人……浓浓的书香飘溢在2万多平方公里的潇湘大地,“书香永州”正逐渐成为一张靓丽的名片,散发的光芒照耀人心,点亮智慧。(永州日报记者 彭沛 通讯员 朱方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