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日报记者 黄玲玲
1月23日,寒风凛冽,蒙蒙细雨中,掩映在绿树青山中的冷水滩区上岭桥镇渲溪村,显得分外婉约、清秀。
“我们村经济来源以劳务输出和水稻种植、水产养殖为主,2021年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约20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2.4万元,村里还被列入湖南省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创建村。”对于村里的家底,渲溪村乡村振兴帮扶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欧阳之顺十分清楚。
“我们的日子越过越有盼头了!”
在老屋组,村民潘彩云正在清扫村庄道路。因为儿子生病缺乏劳动力,家庭比较困难,村里帮她申请了公益岗位,让她当上了村里的保洁员,每月能领几百元的岗位补贴。
“政府帮我们翻修了老房子,盖上了红瓦。”潘彩云告诉记者,之前一家四口住在破旧的老房子里,屋顶漏水严重,房间里四处发霉,到了冬天尤其阴冷。“房屋重新改造后,房前屋后还种上了花草果树,我们的日子越过越有盼头了。”潘彩云激动地说。
在该村井眼组,63岁的张美玉家门前堆满了木头,劈柴、生火,全家总动员,正准备酿造过年的米酒。“家里十多口人都回来了,团团圆圆过大年,今年起码要酿二三十缸才够。”张美玉笑呵呵地告诉记者,“村里建成了小花园、小菜园、小果园,环境越来越好,还要进行卫生评比,我们住着也舒服多了。”
“从人居环境整治入手,我们在老屋组、井眼组开展村民房前屋后环境整治样板示范,现在这里小游园、村老年活动服务中心、留守儿童乐园、公园一应俱全。”欧阳之顺说。
渲溪村境内无河流,多年来当地群众生产生活用水主要是自家院内的水井,饮水难问题一直是困扰渲溪村发展的一大难题。为解决村民们生活用水,工作队与村里多方联系相关部门,向上争取项目资金,为村里打了一口120米深的水井,建了一座100立方米的蓄水池。“目前正在接入户管道,马上就可以投入使用。”欧阳之顺介绍。
“带动乡亲们一起发展产业致富!”
院落变美了,卫生改善了,生活便利了,村里谈论创业的人越来越多了,勤劳致富奔小康成了渲溪村的主旋律。
渲溪村有121口山塘、2座小二型水库,水面共510亩,养鱼是渲溪村的传统产业。
“合作社统一收购后对外销售,据实结算,打造渲溪鱼品牌,避免恶性竞争。”“合作社每年产生的利润总额按五分之一交纳给村委会,作村集体经济使用。”1月15日,在村委会二楼会议室里,一场渲溪村发展养鱼产业座谈会正在进行,渲溪村原养鱼大户、村支两委干部、驻村工作队员就促进渲溪村养鱼产业发展,打造渲溪渔村品牌,进行了热烈地讨论。通过座谈,成立了新的养鱼合作社,制定了合作社各项规定,合作社董事长由村里养鱼大户龚清志担任,村支书龚伟伟担任总经理。
“现在国家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我们年轻一代有义务为村里做点事情。”“85后”村支书龚伟伟,几年前毅然放弃在外的生意,回乡担任村支书,投身家乡建设。“成立新的合作社,就是想创建渲溪渔村品牌,带动乡亲们一起发展产业致富。在渲溪村里养鱼,龚清志是领头人,没有谁比他更会养鱼了。”龚伟伟介绍。
“今年我承包了一百多亩鱼塘,预计年产量是20万斤鱼。村里的水是从双牌水库流过来的活水,养的鱼都比别的地方好吃,价格也比别人贵,我从不卖低价鱼。”龚清志2002年起就在村里养鱼,谈起自己养的鱼,龚清志很是自豪,但他并不满于现状,他表示,还要想办法提高渲溪鱼的肉质,养好标准瘦身鱼,做大做强村里养鱼的龙头产业。
“渲溪村的鱼不愁卖。”欧阳之顺告诉记者,合作社刚成立,已经有老板来洽谈合作了。
“村里除了成立养鱼合作社,与湖南雅达智能科技公司合作兴办酿酒厂、与中国三峡新能源公司合作建设光伏电站项目,实施土地流转建设蔬菜、中药材种植基地,实施农副产品保鲜冷链仓储项目也都在有序进行。下一步,我们要突出产业发展,因地制宜,探索一条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产业发展路子,增加村集体收入,带动村民增收致富,促进共同富裕。”对于村里未来的发展,欧阳之顺信心满满。
临走之前,欧阳之顺告诉记者,村委会的春联他已经想好了:“新时代新使命新发展、新机遇新挑战新作为”“凝心聚力促振兴、奋发图强创未来”“固成果同谱平安渲溪幸福曲、促振兴共绘美丽乡村富强图”,一句句充满希冀的话语,正是渲溪村乡村振兴的“奋进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