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云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探索和实践中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重大成果,我们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拓展和深化。
一、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成立了。从此,中国共产党成功开创了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现代化道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已有基础上继续前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这个理论命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
二、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基本内涵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凝结着中国共产党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思考,丰富并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原理来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知识体系的哲学基础。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上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五大原则。
三、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传承与创新突破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是党对现代化问题探索的最新理论成果。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一本质要求,实际指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方向,是又一个重大理论成果。
四、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创新和生动实践
中国式现代化展现鲜明的人民性特征,坚持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之科学本质,代表人类文明前进方向。在理论上,深化了我们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化理论,超越了新自由主义和依附论,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现了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在战略上,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不仅成功打造了一个升级版的中国式现代化,使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更加宏伟,内涵更加丰富,而且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迈上了新征程。在实践上不断丰富,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积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蹄疾步稳、纵深推进,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作者单位:道县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